发布资讯

资讯详情

中药材生态种植论析,对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伴随着“大生态·大健康”战略的推进,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日益繁荣;在“大病不起、大病不起”的思想影响下,中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文章通过对有关生态扶贫与中药生态种植相关论文的梳理,阐明中药生态种植与生态扶贫工作的关联性,为拓展生态扶贫渠道、推广中药材生态种植提供参考。

undefined

1生态扶贫

贫穷地区的生态扶贫理念主要是改变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而改变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使可持续发展成为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新途径。生态扶贫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改善或修复生态功能,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扶贫服务,达到整体扶贫效果[5]。生态扶贫的途径有:扶贫搬迁、生态旅游开发、生态农业开发。

2生态种植

生态农业是以生态农业为研究对象的生态学学科。以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以环境、资源、效益为导向的农业综合生产体系,在“农、林、牧、销”的基础上,以“农、林、牧、销”相结合的农业发展模式,以“农、林、牧、牧”相结合,实现“农、林、牧、牧”相结合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是农业生态复合系统。实现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使生态经济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国内外生态农业的现状是:生态农业一开始是个体生产者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自发地对某种产品进行特殊栽培,然后逐步形成生态种植的概念。通过长期的探索,国外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生态农业生产经验,形成了美国的“精耕细作、以色列节水农业、英国永久农业、德国绿色能源农业”等生态农业模式。选择3个水田作为生态循环农业,可有效减少氮素流失,验证生态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国家的生态农业相关产品销售额达18000亿美元。

3中药材生态种植

中药种植的困境及相关对策,种植中药的源头是中药农业。但是不同于农业生产,在中药材生产中,人们更注重质量。由于中药种植面临着连作障碍、疾病多发等难题,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已成为中药材生产的常态。但是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仅没能改善中药材的生长状况,而且土壤、药材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不仅危害人们的用药安全,而且还污染生态环境,特别是由于产地和单一品种种植的机械化种植,导致中药材可持续种植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中药材生态种植概念

有关概念由中国自然资源学会第二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讨论会于1997年提出,并逐步形成系统。中药生态种植是以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循环再生为原则,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出发点,以能量多级利用、物质循环再生为原则,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为出发点,实现中药材生态、经济、循环的种植模式。现在,已经形成了多种成熟的种植模式,如“半夏多收生态模式”“重楼林下种植模式”“黄芪-土豆生态养殖模式”“西红花-水稻水旱轮作模式”等。

4中药生态种植对生态扶贫的影响

贫困地区贫困具有地域特点,如山区贫困区、高原贫瘠区、内陆干旱贫困区、农牧交错带等。提出了在模拟药用植物原生态环境下,在林间、坡地等农业区进行种植,以减少占用的耕地面积,提高原来无用林间草地的价值,减少大田栽培的前期投入和“逆境出质”的中药材生长特性。尽管药材产量下降,但通过提高药材质量可以弥补这个问题。发展特色中药材种植,必须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遵循药用植物自身发展规律种植特色中药材,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真正实现中药农业“有序、有效、安全”的生产。

各地政府应根据自身特点,构建“资源普查+入户+基地+扶贫带动”或“技术支持+生产+加工+销售”的多种产业扶贫模式,增加就业岗位数量,吸纳群众就业。全县耀阳生物制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达91万亩,分布在7个地州和31个县,种植农户17万多户,约68万人(包括120万人)。中药生态种植不仅能起到精准扶贫、消除贫困的作用,而且能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5总结

依靠优质中药资源,打造特色品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就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贫困人口再次返贫,增加收入来源,实现“输血式”扶贫。对荒滩、山坡、林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可保证药材质量,避免占用原耕地,最大程度地减轻环境危害,保护当地生态,使生态扶贫与中药材生态种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施生态中药种植理念建设工程,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储备“乡村振兴”后继者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中药材种植 产业 生态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