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551539393
‘防风’是一个很熟悉的词,在传统中药中也有一种药材叫防风,我们针对中药材防风的栽培技术做一些简单的介绍。防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30-100厘米,全株无毛。主根粗长,表面淡棕色,散生凸出皮孔。根颈处密生褐色纤维状叶柄残基。茎单生,二歧分枝。基生叶丛生,叶柄长,基部具叶鞘,叶片长卵形或三角状卵形,2...
三叶青是我国特有的珍贵药材,全草都可以入药,以果实和块根的药用价值最大,具有清热解毒、性凉清肺、防癌护肝等多种功效,在民间还常被用来治疗毒蛇咬伤、扁桃体炎等一些病症,效果非常好,被喻为“民间神药”,具有很大的市场开发价值。而某村农民王发便是靠种植这种野草“三叶青”走上致富道路,他之所以能成功种植三叶...
灵芝为滋补强壮、固本扶正的珍贵中草药,系多孔蓖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全年可采,阴干或晒干。灵芝作为真菌药物,其种植技术也相应的成熟,在90年代初成功的发展了一种灵芝熟料段木仿生栽培技术,此技术的成功实现了灵芝仿生规模化生产,同时也实现了产业化的开发利用。那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灵芝段木栽培技术的方法,以...
近年来,由于药材套种模式带来的双重经济效益,药材套种越来越受到农民的重视,但并非所有的套种模式都能达到多产、高产、高效益,组合不适宜可能造成减产、减收。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组经济效益比较高的红花与薏苡套种。一、红花和薏苡的简介及生物学特性1.薏苡属湿生或沼泽性一年生禾本科植物,不耐干旱,现分三...
中药材的根系,50%分布在5~20厘米的耕层,30%分布在20~50厘米土层,深耕具有增产作用。但深耕因品种而不同,黄芪、甘草、牛膝等深根类,应深耕30厘米以上。贝母、知母、半夏等根系浅,耕深15厘米左右。其他品种耕深20厘米左右。适当翻耕,在不耽误种植的前提下,最好把土晒白,整平耙细,使地平、土暄...
一、概述又名小辫子,青苑、山紫菀、驴夹板等。为菊科植物紫菀的干燥根状茎。具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能。原野生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后随着用途拓宽,用量增加,以及野生资源的逐渐减少,早已被成功地引为家种,并缩短了它的生长周期,由野生的多年生变为家种的一年生。现市场所供商品均来自于家种。主产河北、安徽...
一、概述别名红苏、香苏、赤苏等。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以枝叶及种子入药。全苏即全草。种子称苏子,茎秆称苏梗,苏子、苏叶、苏梗均可入药。鲜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是医药工业的原料。种子含油率达34%~45%,可食用或药用,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的疗效。紫苏具有很高的经济和使用价值,所...
一、概述别名蒜辫子草、羊胡子草、地参、毛知母等。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状茎供药用。具有滋阴降火、润燥滑肠功能。主治烦热消渴、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主产于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陕西、甘肃、宁夏、山东、安徽、东北也有分布与栽培。株高60~120厘米,全株无毛。花期5~7月,果期6~9月。...
一、概述薏米别名米仁、草珠子、薏苡仁等,为禾本科薏苡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以种仁供药用。为常用中药,有清热排毒,健脾利湿的功能,主治湿热内蕴,脾虚腹泻,肌肉酸重等症。除药用外,薏米营养丰内含多种氨基酸和脂肪油,糖类,是食疗佳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株高80-150cm,花期7-9月,果期8-10月。二、生...
一、概述延胡索为罂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的干燥块茎,又名元胡、延胡、玄胡索,具行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功能。主治瘀血作痛、月经不调、心腹腰膝痛、跌打损伤、冠心病等症。主产浙江、江苏。上海、四川、湖北、山东、河南、辽宁等省亦有栽培。株高10-20cm,花期4月,果期5-6月。二、生长特性野生于山地林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