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地处甘肃中东部,六盘山西麓,属于温带半干旱地区,黄河一级支流渭水流域。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干旱少雨、土层深厚,适合种植耐旱性强、喜阳的中药材。
一味小药材,引领一个大产业。在东西部协作帮扶机制和资金支持下,庄浪县依托南开大学的技术支撑,让一种新的中药材品种——丹参在当地落地生根。
东西部协作 助力庄浪丹参产业发展
庄浪县种植的丹参种苗,缘何以“南开一号”“南开三号”“南开六号”命名?带着疑问,记者走进庄浪县。
天津市河西区与庄浪县是东西部扶贫协作伙伴,2012年底,南开大学对庄浪县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春国教授带领的植物染色体与基因工程研究团队,深入到庄浪县中药材种植一线调研药材种植情况,发现庄浪县及周边地区特别适合中药材生长及药效成分的积累,当地农户也具有常年种植大黄、独活等中药材的历史,中药材产业是庄浪及整个平凉市的主导产业。
但是,庄浪地区中药材品种化种植程度低下,种植技术落后,下游产业发展乏力,中药材产业创造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潜力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如何变“输血”为“造血”,帮助当地破除发展困局?
根据庄浪县的物候特点,王春国科研团队充分发挥团队在中药材种质创制及品种培育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科研积淀,决定选择市场用量大、生长周期短、经济价值高的大宗中药材——丹参,作为带动庄浪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突破口,开展适合在庄浪地区种植的丹参种质创制和新品种的定向选育。
王春国团队在庄浪开展了南开大学“NK”系列高产、优质丹参新品种种植示范,面积从数十亩到上百亩,丹参示范种植取得圆满成功。“经过第三方检测,庄浪种植产出丹参的药材品质远超预期,丹参主要药效含量是中国药典要求含量的2倍以上。”王春国告诉记者。
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造发展新模式
产业发展需要向“新”提“质”。为促进庄浪丹参产业高质量发展,建长、建强、建全丹参产业链,庄浪县在天津市河西区东西部协作帮扶庄浪资金的支持下,投资3400多万元,在岳堡镇启动建立了我省首个集种子、种苗、种植、初精加工和功能产品开发于一体的丹参科技创新园。
走进庄浪丹参科技创新园培育中心,一株株小小的丹参种苗长势良好,正在等待移栽至室外的种苗驯化与保育基地,随后免费分发给农户移栽至大田。
王春国带领科研团队扎根庄浪,每年多次往返学校和创新园,并于今年依托丹参科技创新园先后成立了“南开大学—庄浪县博士生服务站”和“甘肃庄浪丹参科技小院”。研究团队在成功选育并推广种植“南开一号”丹参品种基础上,建立了高效、低成本、无季节限制的丹参优质种苗规模化、工厂化繁育技术体系及驯化保育方案。
“现在品种升级了,相比老品种产量更高,亩产能提高500至1000斤。”庄浪县岳堡镇副镇长石勇告诉记者。
“今年在创新园种苗繁育中心,首期已完成近千万株优质丹参种苗的繁育,种苗繁育效率是常规育苗方法的80倍以上,彻底解决了丹参种苗无法就地大规模繁育的产业发展难题,也为当地大黄、独活等优质种苗的繁育提供了解决方案。”王春国介绍。
目前,丹参产业园已收集贮藏了全国31个省份的1000多种丹参核心种质资源,建成了实验室、原代种苗繁育室,研发具备高产、抗病毒、抗旱抗寒、抗重茬能力强的适合在庄浪地区种植的优质丹参品种。还配置了专业生产设备,以生产丹参茶、丹参蜜等大健康功能产品为主,分拣、切片初加工为辅,提升了丹参产业价值。
丹参产业园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立长期合作机制,计划分6批次30名博士生进行种苗研发和培育。并充分利用咨询平台开展远程诊断、在线咨询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一对一”精准咨询,为种植大户、科技人员提供线上答疑解惑、丰富知识、交流经验,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足不出户便可解决农业相关技术问题。
健全联农带农机制 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为了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丹参科技创新园建成后,庄浪县将其所有资产全部登记到岳堡镇12个村集体名下,由企业进行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以固定资产出租的方式进行合作,从今年开始,每个村可以分红5万元。
“我们将继续探索推行村集体经济发展多种模式,将项目资源、产业链条延伸优势与其他村良田资源等优势强强结合,打造‘村村联合’的产业发展新模式;通过机械入股的方式,实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长;采取‘保底+分红’的运作方式,构建‘土地流转+土地入股+机械劳务’为一体的多元增收渠道。”岳堡镇党委书记赵翔介绍说。
南开大学王春国团队和庄浪县组织专家、学者为乡镇干部、种植户多次开展技术讲座,科普绿色、有机、科学的种植理念,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种植丹参。
岳堡村村民岳岁命是当地丹参种植大户,去年租地种了40亩,今年已采挖收获。“预计1亩地能收2000斤左右,按照1公斤5元出售,除去成本1亩地可收入2000至3000元。”岳岁命指着地里刚挖出来的丹参告诉记者。
“之前地里种的是马铃薯,县里推广种植丹参后,去年种了4亩丹参,准备明年再收,现在地里也没活,刚好可以在科技园打工,不仅离家近,每个月还能收入3000元左右贴补家用。”岔口村村民贾菊叶说。
目前,丹参产业园已经成为全国脱贫地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培育—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链不断完善,每年可培育丹参种苗2000多万株,全县种植丹参近万亩,预计可产丹参2000万斤,年种植收入将达5000万元、年加工销售收入将达8000多万元,解决全县3600多人就近就地就业,可创年劳务收入300多万元,联农带农效应逐步显现。
来源:每日甘肃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
2024-12-27 08:55:18 浏览次数:8665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13:09 浏览次数:9324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39:13 浏览次数:9535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30:33 浏览次数:9351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32:18 浏览次数:9089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42:31 浏览次数:8872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06:22 浏览次数:9323次 作者:赵玉
2024-12-31 21:41:49 浏览次数:8738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09:52 浏览次数:8921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57:09 浏览次数:8784次 作者: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