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白芨、苍术、黄精、天冬等名贵中药材如今在这里育苗,长势非常喜人。”站在绿油油的中药材幼苗旁,黄龙县中药材产业开发服务中心副主任种亚奇欣喜地说。
在黄龙县中药材研学旅行基地的育苗基地,笔者看到,17座高标准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满目绿色,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药香,大棚内安装了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了智能操作。
这是黄龙县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全力推广中药材种植,发展特色产业的有力举措。
近年来,黄龙县围绕绿色兴农、质量强农,大力发展中蜂、中药材、核桃、苹果等特色产业,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同步提升农业产值和乡村颜值。在农业向农旅融合产业发展实践中,将生态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相呼应,让好山好水好空气都能“当饭吃”,让农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生态红利”。
“研学+中药材”促进产业延伸发展
黄龙县中药材研学旅行基地坐落于该县石堡镇店子河村,基地由中药材植物馆、育苗基地、科普馆3大板块构成,种植有120余种适生的中药材。园区立体化地展示了中药材种类、品质、价值及种植加工等流程,是集良种繁育、示范种植、驯化保护、中医传承、成果展示、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材产业基地。
“药材好,药才好”。对于喜欢用中医药保障健康的人来说,最关心的莫过于中药材的品质。黄龙县有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境内孕育着连翘、山桃、沙棘、黄芩、丹参等128科331种中药材,是“道地中药”种植的优生区,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为黄龙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重要的道地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形成完备的制种体系,生态种植基地不可或缺。
“近年来,我们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持续扩大,迎来发展良机,但由于种种原因,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仍面临着较大挑战。一些名贵药材的育苗工作,曾让很多人伤透脑筋。所以,我们与陕西省医科大学、陕西省食品药品研究院、西北农林大学、延安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中药材研学旅行提供科研保障。”种亚奇详细介绍说。
依靠苦药材,盼来甜日子。黄龙县将加强中药材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的紧密结合,吸引更多贫困群众参与中药材种植、加工等环节,逐步探索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新的发展路径。
“园区将充分发挥‘脱贫益贫’示范作用,免费为当地贫困户提供种苗和实用技术培训,以推进当地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和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健说。
今年以来,黄龙县按照“药材产业抓规模”的发展思路,主动谋划,积极争资引项,出台了一系列中药材发展扶持政策,力争通过2至3年将中药材打造成第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中药材5万亩,实现产值3亿元,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
“黄龙县中药材研学旅行基地将发挥科普研学、脱贫攻坚示范、中药材培训、中药材苗木繁育四大基地作用,有力地助推黄龙生态旅游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为百姓致富、乡村振兴,实现黄龙追赶超越贡献力量。”黄龙县县长李富荣说。
把生态资源变成群众致富“聚宝盆”
中蜂养殖作为传统特色产业,投资少、见效快,是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旅游价值、生态效益于一体的绿色产业,是促进农户增收、发展优势“短平快”的扶贫产业。近年来,黄龙县将中蜂养殖列为继核桃之后又一重要产业,建齐建全中蜂产业链,带动群众走上一条甜蜜致富路。
在黄龙县白马滩镇圪崂村,瓦房、小桥、农耕雕塑、干净整洁的庭院与周边的青山绿水相映成趣,充满了浓浓的乡村气息。
圪崂蜂谷被群山环绕,自然景观丰富而独特。老式养蜂与现代养蜂方式在此展示,眼前一排排整齐的现代蜂箱,成群的小蜜蜂嗡嗡作响,极为热闹。老式养蜂用树洞、藤条筐、石板等做成的各式形状的蜂巢,让人直观感受蜜蜂产蜜的过程。
“山上蜜源植物多,蜜源足了,产量就上来,品质也高。再过几天就能再摇一次蜜了,300箱蜂总计能收入30多万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说话间,技术员范清泉揭开一个蜂箱,拎起蜂巢,只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爬满了蜜蜂,蜂巢里贮满了金黄色的蜂蜜。
“养蜂产业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老百姓也富裕了,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子‘颜值’高了也能当饭吃。随着村容村貌的提升,来这里游玩的游客不断增多,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谈及变化,不少村民脸上洋溢着笑容。
“市场上每斤蜂蜜可卖到40到50元,每箱平均出蜜30斤左右,圪崂蜂谷养殖中蜂300箱。蜂场采取‘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运作,这不仅让许多村民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也促使了村民提高养蜂技术,使养蜂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让‘甜蜜’事业进入家家户户。”白马滩镇组织委员贠变侠说。
截至目前,黄龙县全县共养殖中蜂9.1万箱,生产蜂蜜1400多吨,实现产值745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2330元。
小小羊肚菌做实乡村振兴“大文章”
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黄龙县白马滩镇引进羊肚菌反季节种植,变扶贫“输血”为“造血”,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结合“三变”改革,以神玉行政村为试式,由村支部牵头,将20亩土地流转,村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年底按照群众入股金额进行分红,剩余纳入村集体经济。同时,为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参加搭棚、施肥、浇水、除草、采收等田间管理,掌握羊肚菌的生产流程,学会种植技术。
“通过对种植产业示范基地产生经济效益概算,10棚年纯收入32万元,按照分红协议,每亩地年分红2000元,20亩地年分红4万元(贫困群众5户10亩分红2万元),剩余28万元纳入村集体经济,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持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实现村民稳定增收,助力脱贫攻坚。”白马滩镇驻村干部介绍道。近日,黄龙县圪台乡圪台村44户产业贫困户首次尝到羊肚菌种植带来的红利,共分到29400元。
“我在基地务工,每天130元,一年下来光务工收入就有3万多,加上流转土地的费用,现在还领了分红,生活真的富裕了,感谢党的好政策。”贫困户陈德成说。
据悉,圪台村至今共种植羊肚菌168亩,占全县种植面积的80%,成效显著。此次分红是圪台村集体经济发展以来的首次分红52000元,除去44户产业贫困分到的29400元,剩余资金将列入村集体经济,用于扩大再生产和村公共卫生事业。
小小羊肚菌撑起“致富伞”,富了老百姓,扶了贫困户,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圪台乡乡长卫国贤说,圪台乡将继续以“支部+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也让更多的群众能够享受分红,让他们能够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共同过上小康生活。
据了解,黄龙县近年来持续推进以苹果产业为主的提质增效、以核桃产业为主的精深加工、以中蜂产业为主的多元化发展路线,目前全县核桃种植面积28万亩,苹果种植面积15.5万亩,中蜂养殖9.1万箱,中药材种植1万亩,大闸蟹养殖500亩,香菇木耳100万棒,蔬菜面积1万亩……
“农业产业链能够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建设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现代生产融入乡村生活,多元化产业配合农旅融合不断提升农民幸福指数,陕西的‘天然氧吧’已经成为留得住乡愁、引得来游客的好地方。”黄龙县委书记王云祥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补上农业产业链短板,既能稳住“菜篮子”,也能稳住农民的“钱袋子”。
来源:延安日报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
2024-12-31 21:41:49 浏览次数:8762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06:22 浏览次数:9349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26:06 浏览次数:9049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24:51 浏览次数:8948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57:09 浏览次数:8806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29:32 浏览次数:8831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55:18 浏览次数:8693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04:19 浏览次数:8779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28:55 浏览次数:8784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43:30 浏览次数:8832次 作者: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