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甘肃网
初冬时节,康县南部地区随处可见挖天麻的群众,沉甸甸的背篼里全是胖嘟嘟的“银子”。日前,笔者在阳坝鸿昀农业开发公司看见好多人在清洗、烘干鲜天麻,劳动场面热火朝天。
康县的潜力在山、优势在特、希望在林。该县按照“整县核桃、南茶北椒,区域优势、做精做优”和“生态建设产业、产业发展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核桃、花椒、食用菌、天麻、茶园、中蜂等种养产业。建成兴源、龙神等5户林特产品龙头企业,打造了“康耳”“翠竹”等一批“康字号”名优农特产品。
“我们镇天麻年均总产值高达8303万元。茶叶、天麻产业已成为群众脱贫致富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已实现多元特优产业综合发展的良好格局。”阳坝镇副镇长冯明芝说。
三河镇小村沟村和母家河村两个天麻育种基地年育种零代天麻种子可达2万斤,缩减了农户生产投入,提高了天麻附加值。今年,该镇保守估计收获鲜天麻39.7万余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每斤13元计算,天麻总产值达510余万元,户均收入较去年增加1000余元。
据了解,康县阳坝、两河、三河、铜钱、白杨、迷坝等乡镇都有大面积的天麻栽植,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天麻2.33万亩。
今年6月份,笔者采访康县白杨镇竹园村的“养蜂达人”张小艳时,她说,“前段时间,我卖掉了200箱土蜂,现在还养了400多箱,由于蜂蜜效益好,合作社已发展社员20人,一共有700多箱土蜂,今年预计能产蜜5000斤左右;我还流转了乡亲们的35亩土地种植木龙头,雇了村里的10个人帮我打理。”当谈及今后的发展方向时,张小艳告诉笔者,“我和深圳一家大公司签订了协议,现在正在办理天麻生产许可证,等各种条件都成熟了,我就把家乡的土蜂蜜、天麻、香菇、木耳、‘二脑壳’酒等特产量身定制,进行二次加工包装,发展订单产业,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增加收入。”在竹园村,像张小艳这样有想法、有能力、有干劲的“产业达人”还很多,大鲵养殖大户陈静,香菇种植模范户张杰、陈勇,发展乡村旅游的陈云斌等等。
一个村,有了产业,就有了血液,有了活力。竹园村先后成立魔芋种植、土蜂养殖、中药材种植和大鲵水产养殖等专业合作社14个,综合实施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通过土地林地流转,发展土蜂养殖1500箱,魔芋种植100多亩,香菇种植大棚22座,袋料香菇73000余袋,种植贯叶连翘、乌药、天麻、茯苓等各种中药材210亩;发展大鲵仿生态规模化养殖大户6户,分散养殖农户11户,培育苗木银杏15亩,壮大了全村产业规模,形成了多种经营的良好态势,为全村长远稳定脱贫夯实了产业基础。
康县,每个村都有各自的优势产业,望关镇鹞湾、中庄村的核桃产业,平洛镇团庄、张坪村的花椒产业,云台镇三岔村的蚕桑产业,迷坝乡马莲、四方、姚山村的食用菌产业,康南6乡镇的天麻、茶叶、茯苓、黑木耳等产业都是地道的“山珍”,都是群众脱贫致富的“金钥匙”。为了更好地发展壮大多元特优产业,康县出台了《康县产业扶贫奖补办法及标准》,鼓励14家龙头企业与70家合作社实现产销对接,带动贫困户16000多户增收。电子商务累计实现总交易额34210万元,带动6306户贫困户持续稳定增加收入。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在脱贫致富的路上,康县各乡镇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各式产业增收“百花齐放”,全县发展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果90多万亩,发展食用菌1000万袋,发展天麻2.33万亩,中药材7.6万亩,油菜3.2万亩,蔬菜4万亩,茶园面积5.3万亩,年加工茶叶770吨,年蜂蜜产量440余吨。有2万多农户8万多人从事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实现了提升产业适宜区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
2024-12-08 21:29:32 浏览次数:8824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34:29 浏览次数:9347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55:18 浏览次数:8674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57:09 浏览次数:8793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05:23 浏览次数:8983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13:09 浏览次数:9334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34:44 浏览次数:8942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45:01 浏览次数:8711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59:13 浏览次数:9297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42:31 浏览次数:8886次 作者: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