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资讯

资讯详情

推动发挥中医药在建设健康中国中的重要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把发展中医药摆在重要位置,推动我国中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为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为进一步推动发挥中医药在建设健康中国中的重要作用,6月17日,全国政协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来自中医药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专家与相关部委负责同志一起,围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言献策、集智聚力。现将有关发言摘登如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原副院长唐旭东:提高认识 重点支持 着力推进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23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等高水平中医类医院建设任务,以及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建设计划。约20所央属、省属大型中医医院作为第一集团军“身兼数职”,囊括了多个中心于一身,这些医院要责无旁贷地肩负起引领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使命。目前,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还存在建设模式与内涵不清晰、促进创新的工作机制与激励机制不到位、医研企协同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

        加快推进研究型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为主体,纳入部分央属中医医院、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和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作为首批研究型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示范单位,由有关部委参照《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重点支持。

        打造科技创新驱动医疗发展的建院新模式。明确提出研究型高水平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开启新时期大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建立医疗科研教学深度协调融合、科技创新驱动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建院模式,为科技创新驱动医疗发展作出示范和引领。

        切实提升高水平中医医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在抓实发挥中医特色优势、突出专科诊疗服务能力、提升医院管理与运营能力的基础上,切实推进以创新平台建设和重点病种攻关研究为抓手,以学科建设为根基,以人才梯队建设为支撑的重点工作,深化设计,落实施工图,解决创新氛围塑造与创新条件支撑、医研企合作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堵点与问题,产出目标朝向新药物、新产品、新技术、新疗法、新理论。

        针对重点领域给予项目及政策支持。开展智慧中医医院建设,开发能够体现中医药学特点与中医医院服务特点的中医医院通用的信息系统,将预防、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有机结合,提升医院管理与服务水平。重点支持基于人工智能应用解决中医院中药饮片调剂、煎煮浓缩以及临方多种剂型成药加工、膏方制作等设备的换代升级。专项支持基于学科重点病种全链条研究的中医理论传承创新研究。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强化优势专科建设 促进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优势专科建设水平是衡量中医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截至2023年底,全国共有中医类医院6175个,数量持续增加,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以西律中”等问题比较突出。为促进中医药优势专科建设和发展,建议:

        改善中医医院办院条件、加大对优势专科投入。确保对公立中医医院的投入责任得到落实,强化设备的配备,改善专科的硬件设施。如我所在的北京中医医院乳腺科专科优势显著,临床疗效突出,多年来一直位列中医医院专科排名前两名。但由于医院条件不足,目前只有7张病床,4间门诊室和1间治疗室,导致服务能力严重不足,在专科人才培养方面更是问题突出。因此,必须改善中医医院办院条件,加强优势专科建设,才能真正扩大优质服务供给。

        守正与创新并重,彰显中医专科优势。以中医原创思维,按照中医自身规律形成中医专科分化,积极汲取现代医学和科技,推动当代中医药学的发展,提升专科治疗效果。如细菌感染性疾病因抗菌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了细菌耐药的世界性难题,应该在坚持规范抗菌素治疗的同时,以中医药的原创理论开创的研究攻关,提升抗菌素疗效,减少耐药细菌。坚持理论与创新并举,在解决世界性难题的同时创新中医的热病专科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强化科技政策支持,促进中医优势专科发展。加大对中医药领域国家级科技平台建设的政策支持。同时,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给予更大支持,持续加强专科基础设施条件和内涵建设。在政策的引导下,以中医优势专科为抓手,推行临床科研一体化模式的建设,通过专科优势病种的临床研究、临床科研相结合,推动中医优势专科发展。

        推动中医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衡布局。目前,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已经形成优势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的良好局面,但在提升县级中医医院专科建设方面仍然不够,应该在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的同时,构建县级中医医院优势专科和专病门诊建设,补齐短板弱项,带动乡镇专科医生服务能力提升,确保基层网底牢靠。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张勉之:坚持中西医结合道路 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中医、西医在治疗疾病中各有所长,只有有效整合中西医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好各自优势,才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

        为此,建议:

        着力发展综合性医院中西医结合优势学科。201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定了95种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然而经过数次讨论与研究,其中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仍然在某些内容上难以达成共识。建议在综合性医院结合实际成立若干中西医结合特色科室,助力中医药早期、全过程参与保健、医疗工作。同时,发挥高水平中医院和综合性医院优势,开展中西医结合临床优势病种研究和联合攻关。以疾病的某一阶段或者某一病理过程为切入点,把西医的“辨病论治”与中医的“辨证论治”有机结合,进而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专家共识。当然,不同的疾病、不同的类型、不同的阶段,中西医治疗的手段所占比例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斟酌而定。

        进一步强化中西医结合创新及中药研发。中西医结合新药研发目前取得了一些突出成绩,但仍存在坚持临床优势病种导向不足、部分中药新药研发缺乏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经典名方与院内制剂研究亟待强化等问题。建议设立科研专项,通过开展基于临床疗效的临床研究,探索总结中西医结合在某一疾病治疗中的干预方式、干预时间点、疗程等关键信息,揭示其临床证据,建立中西医结合的国际标准与规范,丰富现代医学诊疗方案。以经典名方和人用经验为基础,瞄准中西医结合的临床优势病种,重点开展基于临床疗效的创新中药研发。

        加大中医和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做好中医、中西医结合教育,既要坚持传承中医人才培养的传统和规律,又要将传统中医学科与西医学科有机融合,还要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新方法,针对性地打造新时代的中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带动学科发展的高素质中医人才。秉承“中医+”和“+中医”的理念,促进中医与西医会通,医教研协同创新、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未来医学发展和健康需求为导向,探索创建“一体化、阶段性、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可通过中医经典学习、考级等举措,实现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新目标。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徐安龙:多措并举培养中医药特色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方向。近年来,国家层面连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系列文件,为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随着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的持续深化,逐渐呈现出了多元化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一是教育模式多样化但与社会需求结合紧密度不够。二是拔尖创新与复合型中医药人才短缺,无法满足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发展需求。三是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导师数量不足,培训方案中对学生中医思维和中医诊疗能力的训练存在短板。四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人才短缺,引进和留住人才能力显著不足。

        为此,建议,

        国家层面要完善资源配置和制度保障。改善中医药院校教学条件,支持中医药课程体系改革,针对中医药人才特点设立单独的评价标准和程序,使中医人才真正能够按照自身规律成长。完善中医规培临床训练方案,加强中医规培基地建设,着重提升中医思维及中医诊疗能力训练,使中医毕业生能用中医治病救人。不断推广和规范师承教育体系,建立国家级和省级名老中医工作室,鼓励和支持有经验的老中医带徒传艺,确保宝贵经验得到传承,使已被临床检验的中医特色技术能代代相传。

        高校层面要注重中医药特色人才及拔尖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建立早跟师、早临床学习制度。推动高校医疗资源下沉服务基层或举办基层人才培训班,为基层培养高水平的中医人才。面向社会吸纳高水平人才,以特聘专家的方式让“民间高手”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积极探索“中医+”多学科融合创新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让中医药人才教育既能培养面向基层需求的医生,又能促进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社会层面要整合多方力量给予支持。鼓励行业组织参与中医药人才培养项目,搭建交流平台,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和完善。促进医疗机构、企业与高校或科研机构合作,支持中医药教育和科研项目,并为毕业生提供良好实践平台和就业机会。加强中医药宣传和普及,不断强化公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副院长孟庆才: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维稳固边、保健康、促融合的重要作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今年先后制定实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药条例》,挂牌成立中医药管理局。在新疆,除传统的汉族医药外,维吾尔医药、哈萨克医药、蒙医药等少数民族医药也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维吾尔医药特色疗法孜马地(贴敷、包扎)能够消炎消肿、活血化瘀治疗多种疾病,维吾尔医药祖卡木颗粒可以清热、发汗、通窍治疗感冒等。各民族医药发挥各自特色和比较优势,为维护边疆地区和谐稳定、保障各族人民身体健康、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思想观念、配套政策和体制机制等原因,新疆中医药在人才、科研、教学和服务能力以及医药产业链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建议:

       高度重视中医药在维稳固边、保健康、促融合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加强新疆基层中医药综合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实现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项目建设全覆盖;加强信息化建设,持续提升基层中医馆、中医阁服务能力和水平;统筹各方资源力量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向边境县市、乡镇倾斜;在新疆每年度的全民健康体检中增加中医诊查项目。

      加大对新疆基层中医药队伍的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在新疆试点建立早跟师、早临床等制度,开展中医经典能力等级考试。允许临床类别执业医师通过考核后提供中医服务,参加中西医结合职称评聘。允许中西医结合专业人员参加临床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

      突出新疆特色加快壮大中医药产业。挖掘开发民间特色的民族药组方、验方,支持掌握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成长性高的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着力搭建中药材产业链研究平台,重点扶持中医药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现代工程技术等结合的创新创业项目,推动中医药产业与文化传播、信息技术、健康管理等深度融合。

      秉承利国利民原则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聚焦聚力新疆工作总目标,把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结合起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播活动,加大对中医文化、中医名家、中医药功效的宣传力度,强化各族群众“五个认同”“四个自信”,推动中医药成为各族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助力“健康新疆”“美丽新疆”建设。

       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张伯礼:夯实中医药重大科研平台 建设培育新质生产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都提出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及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布局一批中医药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和关键技术装备项目,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传承创新能力,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

      当前,中医药领域已初步形成“核心—基地—网络”的中医药创新平台体系,初步形成了“国家—行业—地方”三级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但当前中医药科研体系和重大平台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不足,限制了重大标志性成果的研发和转化。二是高端人才团队缺乏。中医药人才结构还不合理,领军骨干人才匮乏、复合型人才短缺。三是原创性、突破性成果不足,“缺乏好药大药”问题持续存在。中药制药水平落后,距离习近平总书记“研发生产更多适合中国人生命基因传承和身体素质特点的‘中国药’”的指示要求仍有差距,迫切需要越代升级。

      为此,建议:

      大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基地”高标准建设。围绕中医药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布局国家实验室,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关键技术突破、成果转化应用;积极布局一批重大慢病防治的国家医学中心,强化临床和基础研究平台的融合整合。

      坚持问题导向,建立健全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和评价机制。加强中医药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与引进,强化中医药多学科交叉人才的培养。此外,希望在人才评审中,将中医药单独分组、单独评审或设置一定比例,以激发和释放活力,增强中医药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重视中医药原创性科学研究。一是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和中医药研究领域重大战略问题,产出原创性重大成果;二是提升临床重大疾病或优势病种临床诊治水平;三是提高中药新药研制水平,改造中药制药传统产业,研发生产出一批好药大药。



来源:人民政协报


标签:中药材 中医药 传承 创新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