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资讯

资讯详情

原创技术助力中药产业发展

导读:一座依靠技术推广栽培优质药材的科技园,每年可解决20万农民就业,带动3500户农民脱贫致富,这是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精准扶贫的典范——苗乡三七科技园。


       苗乡三七科技园能够取得这一成果,离不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首席研究员、“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获得者陈士林及其团队依托当地实业公司,通过中药材遗传信息解析构建“四阶式”新品种选育平台,栽培获得植物新品种权的三七新品种——苗乡1号和苗乡2号。


       陈士林认为,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实效和长效应建立在“道地品种”和“品质保障”的基础上,“选育优良的中药材品种,规划适宜的生态种植区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只有掌握原创性的技术才能更好地推广应用。”他说。


       为此,在从事科研工作近40年的时间里,陈士林带领团队始终如一地将中药的基础研究和相关技术推广结合起来,不断创新,把中药科研进展“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科技助力中医药扶贫


       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中,陈士林作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近年来,陈士林带领团队坚守在中医药科技扶贫的一线,在中药材基地建设、构建优质中药材生产关键技术和培训平台、强化中药材质量标准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


       在陈士林看来,贫困地区有着发展优质中药材产业的生态优势和后发优势。“这些地区大多分布在山区、丘陵区和高原区,中药材产地的道地性、种植的生态要求恰好可以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科技助力中医药扶贫开创了中国特色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新模式。”他如是说。


       除了三七,陈士林团队还成功选育了人参、紫苏等8种中药材品种,并将中药材品种鉴定、良种培育及繁育、无公害种植等关键技术应用在中药材产业扶贫中。


       “科技助力中药扶贫,除了提高当地群众收入,更要激发当地的内生动力,既扶志,又扶智。”陈士林说。


       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农民掌握中药材从种到收全过程的技术要求和规律,陈士林和团队在云南、贵州、吉林、湖北、重庆、陕西等省份的贫困地区开展良种选育、田间管理、规范生产、采收加工等贯穿全链条的技术推广培训,累计受众超过2万余人,帮助贫困农民着力解决“在哪里种、种什么、怎么种”等问题,推动了当地的药材规范化生产和经济发展,让当地群众的腰包鼓了起来。


       陈士林表示,通过在贫困地区推广中药材新品种和规范化种植,提高了中药材品质,使得药农大幅增产增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实现了无公害药材生产与三农经济转型的有机结合。


       中医药产业发展须掌握原创技术


       作为中药领域的“中国高被引学者”,陈士林一直以“科研成果”说话,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助力中药研究在深入实践的同时走向国际舞台。


       “我们通过为每一种中药材建立专门的药材‘基因身份证’,解决了中药材基原鉴定的问题。”陈士林介绍,针对中药材造假问题,他和团队通过基因鉴定方法,创建了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和鉴定数据库,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证实核基因序列ITS2作为药用植物通用DNA条形码。中草药DNA条形码鉴定体系被纳入《中国药典》,也被多国的药典引进。


       为了解决中药材盲目引种及由此产生的中药材品质下降和生产无序发展的问题,陈士林带领课题组,开发了中药材全球产地适宜性分析系统(GMPGIS),通过19个生态数据值分析解决“药材在哪里种”的难题。


       “GMPGIS系统的研发摆脱了过去依靠传统经验和单因素分析的落后方法,为我国中药材引种栽培和中药材产业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科学、可靠、直观而快捷的决策分析手段。”陈士林介绍,目前这套系统已在全国32个贫困县开展了无公害中药材种植规划,完成260个中药材产地生态适宜性区划。


       从提出基因组学概念到建立并运行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和基因库,陈士林和团队走过了20余年的时间,他经过长期科研公关首创的“中药材生态适宜性与数值区划分析平台”、辅助育种技术等也在推进全国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是过去长时间的积累才有了现在的成果。”陈士林说:“没有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原创的方法技术,很难有国际竞争力。”


       “中医药科研工作者永远在路上”


       提及在国内外获得的奖项,陈士林总是谦虚地说,这是课题组全员一起努力的成果。


       “云南文山的工作站,我的博士后董林林一年去了16次。我们团队的川贝母野生基地位于青藏高原南缘海拔3000多米的藏区,我的博士生李西文和一些同事完成课题期间每年会在那边住三个月,真的都挺不容易的。”陈士林说。


       带队在野外采集中草药样本的时候,陈士林总是团队中步伐最矫健的那个,他总和队员开玩笑说:“你们怎么都走不过我一个老头儿。”


       长期在田间地头调研练就并保持着的“脚力”让陈士林颇为自豪。除了在野外“暴走”,他更多的时候是在实验室里钻研。


       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前起床,七点前回复完课题组的邮件,每周带领课题组至少开两次组会,对于陈士林而言,没有周末的概念,只有项目的推进度和一个接一个的讨论会。


       比起“做了什么”,陈士林觉得“做出了什么”才是评判科研工作者的价值标准。“我希望我们的科研成果是能够真正在社会上发挥作用,是经过历史检验能够留下来的。”


       在这一点上,陈士林坦言自己深受研究所前辈屠呦呦的影响。“屠老师60多年致力于中医药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青蒿素,解决了抗疟治疗失效难题,她执着专注地做出实事的风格是非常值得研究者学习的。中医药领域还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能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陈士林常常在国内外论坛中分享“本草基因组学发展与应用”等科研内容,也会和全世界的同行探讨专业领域的课题,对于能够让国际平台听到我国基于现代科学的中医药研究,陈士林觉得很欣慰。


       “我们有宝贵的中医药学传统,有极大的中药产业空间,我们课题组的责任就是要做好中医药的基础研究,将原创技术推广应用,取得更多被国际认可的成果。”


       “中医药科研工作者永远在路上。”陈士林说,他坚信中医药科研工作者们会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标签:中医药发展 中医药产业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