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中医药发展政策和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打造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交易中心,中医药在健康云南建设中的重要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
对外:打造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交易中心
《规划》明确:打造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交易中心
“十三五”以来,我省推进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成立了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云南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领导小组,先后制定出台《中共云南省委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实施意见》、《云南省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规划(2016—2020年)》等系列规划和政策文件,搭建起推进辐射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政策体系。
积极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云南—老挝北部、云南—曼德勒、中国—南亚合作论坛、滇缅合作论坛等多双边区域合作机制建设,云南在推动我国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中的主体省份地位进一步凸显。
加强沟通交往,国际友城关系从2015年的61对增至目前的100对,遍布5大洲36个国家,其中,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缔结友城46对,国际“朋友圈”不断扩大。
卫生合作方面,累计派出27批眼科医疗队在周边国家举办“光明行”公益医疗活动;为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4万多名儿童进行“爱心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全面切断境外疫情输入渠道的同时,向老挝、缅甸、越南等20多个国家捐赠价值3000多万元的防疫物资和设备及一大批中医药,并向老挝、缅甸派遣中国抗疫医疗专家组,中医药专家及中医药在抗疫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援建核酸检测实验室,为周边国家携手抗击疫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十三五”期间至2020年已开展了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南博会昆交会层次一届比一届提升、规模一届比一届扩大、内容一届比一届丰富,水平一届比一届提高,已经成为中国全面深化与南亚、东南亚乃至世界各国多边外交、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重要载体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多领域、多层次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为区域间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均开辟了中医药馆展区,为南亚国家和地区提供了中医药商易及服务的平台。
在《规划》出台前,2020年11月份,云南省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要加快云药品牌培育,建设一批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和康体休闲体验园。建立完善中药材流通体系,促进“互联网+物流”发展,打造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交易中心。
从交通看,面向南亚东南亚空中运输通道看也十分便捷。全省累计开通至南亚东南亚客货运航线75条,通航城市43个,居全国第一,基本实现南亚东南亚首都航线全覆盖;其中,东南亚航线58条,通航城市32个,南亚航线17条(含7条货运航线),通航城市11个,此外水运、公路、铁路均已开通,经转化能快捷的达到各地。
贸易:东盟自贸区中药材市场大
中国-东盟自贸区(1+10)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到202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零关税已经覆盖双方90% ~ 95%税目产品。东南亚国家药材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国进口药材的主要货源地之一,有很多中国稀缺且需求量大的原药材。中国近30%数量的进口药材从东南亚进口。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消费国,常用中药材近600 种,其中约有1/10需要进口。进口中药材主要品种有乳香、没药、血竭、龙眼肉、西洋参、鹿茸等。
云南省与越南、老挝和缅甸接壤,在全国22个允许药材进口的边境口岸中,云南为进口药材数量最多的省份,进口药材品种达29 个,其中以德宏州瑞丽口岸进口量最大。
目前,我国允许进口药材的东南亚国家有菲律宾、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越南9 个国家,其中:菲律宾1 种,柬埔寨1 种,老挝12 种,马来西亚12种,缅甸40 种,泰国19 种,新加坡6 种,印度尼西亚20 种,越南29 种,多为植物源药材,动物源药材仅有燕窝、地龙、蛤蚧、海马、乌梢蛇5 种。对于未在名单内的东南亚国家及药材,需完成检疫准入程序才能进口。近两年,进口数量最多、金额最高的品种是肉桂。
同时进口药材,按要求必须接受药监部门、海关部门和濒管办的三重管理。
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学交流会推动区域民族医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9月21日,第十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学交流会暨第三届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术交流会在云南昆明召开。柬埔寨、泰国、缅甸、老挝、越南和中国代表团团长及代表通过线上、线下参加会议。
会议以“传统医药助力人类健康”为主题,旨在进一步巩固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学交流会的各项成果,提升区域内各国传统医药学术交流合作的层次与深度,完善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交流机制,推动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民族医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发挥传统医药对人类健康的作用。
会上,中国、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越南各国代表分别汇报各国传统医药近年的发展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通过录播方式为会议作传统医药国家报告。同时,六国传统医药青年学者们在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博士论坛上分别围绕传统医药教育、科研、医疗、政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作专题报告。
大会还讨论成立“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联盟”的合作框架,讨论决定第十一届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举办时间、地点、主题。大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学交流会暨澜沧江—湄公河传统医药学术交流会已成为区域内各国传统医药学术交流合作的平台,助力区域内中医药和传统医药的发展。
对内:着力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规划》明确:到2025年,建好5个省级中医临床医学中心和不少于30个州市分中心,支持建设20个省级中医临床重点学科和不少于300个中医特色专科,推广不少于40个中医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强化特色康复能力,到2025年,不少于75%的二级中医医院和85%的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建成不少于4个省级中医康复示范基地。提升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建立完善中医药融入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建设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科研支撑平台,加强中医药救治重大传染病研究,加大中医药防治重大传染病的新药和医疗机构制剂研发力度。发展少数民族医药。加强傣、藏、彝等少数民族医药特色重点专科建设,建设不少于10个少数民族医特色专科。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开展中西医协同基地建设行动,争取建设1~3所国家级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建设一批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开展中西医临床协同协作行动,遴选不少于20个病种开展中西医协同协作临床和科研联合攻关,形成并推广一批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扩展:积极推动中医药全面发展
云南省卫生健康委: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特色专科建设,省财政厅对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给予了大力支持,对特色专科建设给予了很好的指导,近期投入3.5亿元,支持300个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各级中医医院将认真研究分析辖区内疾病谱情况,下大力气建强优势学科、专科。
为抓好落实,近日,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召开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工作推进会,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省中医药局局长姜旭出席会议并讲话。充分肯定了前期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成果,认真分析了当前中医医院专科建设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困难,部署了下一步的具体建设工作。
中医特色专科建设项目是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提升、拓展服务内涵的关键抓手,是我省持之以恒重点抓的一项工作,中医医院将突出特色优势,形成与综合医院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的享受到中医药的服务。
同时,云南省实施了“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发展互联网中医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等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加快以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重点的中医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推进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建设。对面向西南、辐射南亚东南亚的中药材交易中心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规划》明确;重点发展“十大名药材”品种
三十七、滇重楼、灯盏花、铁皮石斛、砂仁、天麻、云茯苓、云当归、云木香、滇龙胆等“十大名药材”重点品种的筛选出,是由省财政厅、科技厅、林业和草原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单位组成的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按国家全国第4次中药普查工作要求开展的结果中筛选出的。
在第四批普查项目工作,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工作自2011年启动以来,通过近十年的普查推进,全省129个区县(市)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全面展开,按照国家中药资源普查总体布局,于2020年完成所有县域普查。
已调查到云南本底药物资源7000余种,资源调查种类目前居全国第一;正式发表9个新种;调查整理少数民族民间传统知识约3000条,正式出版《中国傣药志》,全面系统整理我国傣药资源1666种,云南在传统知识调查方面的创新性成果居全国首位。随后,技术在重点做好普查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凝练和运用,为我省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规划》中明确提出的围绕三七、滇重楼、灯盏花、铁皮石斛、砂仁、天麻、云茯苓、云当归、云木香、滇龙胆等“十大名药材”重点品种,就是来源于云南省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建立的云南省中药资源普查基础数据库和标本库。这些品种既有云南本地特点,适宜在云南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种植生长,而且产量相对较大,可形成产业优势,辐射到东南亚和全国的中药材市场。
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合云南实际制定了本省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三年行动方案对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工作作出的整体部署,发挥中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严格按照“四个最严”的要求,全面加强质量监管,全面提升质量水平,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健全治理体系、着力提升监管能力,切实保障药品安全,为助推“健康云南”和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到2024年,实现以下发展目标:传承创新环境明显改善——把握中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我省中药民族药传承创新的体制机制,出台和完善我省支持中药新药、中药(民族药)院内制剂研发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中药守正创新,推进中药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 标准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加快省级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药(民族药)院内制剂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地方标准规范,引导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力争3年内修订省级药材标准、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100个、标准物质60个、民药药材标准提升20个以上。
中药新药(院内制剂)研发、中药二次开发取得新突破,中药安全性研究取得新进展,产学研结合机制基本形成并逐步完善——力争3年内实现5个中药(民族药)院内制剂申报注册、30个中药(民族药)申报传统工艺备案、1个中药院内制剂品种向新药转化的阶段性目标;鼓励二次开发,支持运用符合产品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体现临床应用优势和特点的新剂型改进已上市中药品种;支持同名同方药的研发,促进已上市中药品种的质量竞争;加强中药安全性研究,引导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主动开展中药上市后研究和上市后评价。
同时任务明确:加强中药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监管。加大日常监督和飞行检查力度,开展药品质量安全专项行动,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守底线保安全,追高线促发展,进一步强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监管,规范行业秩序,促进行业发展。
.目前,省药监局积极贯彻落实,多措并举助推我省中药配方颗粒产业发展。通过健全制度促发展,深入调研强服务,成立专班解难题。已完成19个标准的专家会审以及22个品种的颁布工作,共颁布省级中药配方颗粒标准206个,成效显著。
此外,去年8月,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云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云南省“十四五” 药品安全规划》,明确了我省”十四五”期间药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主要任务与保障措施,提出要全面提升药品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快我省中药材、中药饮片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地方标准,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中药配方颗粒省标制定,引导中药、民族药高质量发展。
昆明:积极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昆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孕育出2300多种药用植物资源、200余个重点品种;集聚了全省60%以上的中药材饮片加工企业,拥有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相关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中心2个……面对优良的气候条件、独特的区位优势,昆明市着力探索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发展。
近年来,昆明市抢抓打造“绿色食品牌”机遇,以打造“十大云药”品牌为核心,从中药材资源保护、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种植基地建设、产品初加工等方面着手,着力建设中药材“第一车间”,加快推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全市中药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价值增量显著,行业集群效应明显。”昆明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2021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9.85万亩,品种涵盖三七、重楼、天麻、云当归、云党参、黄姜等30余个;全市中药材种植产值达23亿元,加工产值达217亿元,销售收入达435亿元;从事中药材产业的企业有200家,专业合作社有100余家,从业人员达10余万人,逐渐形成了集仓储物流配送、饮片生产、展示交易等功能为一体的中药材产业集群。
2019年至2021年,昆明市共评选出“10大名药材”30个次,获评的中药材种植、加工企业有15家。在高新区和经开区,云南白药、华润药业、康美药业、昆药股份、龙津药业、云南生物谷药业、昊邦药业、鸿翔药业、云南植物药业、理想药业等一批加工、流通领域的龙头企业聚集发展。
“一县一业”建设是破解特色产业小散弱的有效路径。昆明市统筹考虑各地资源禀赋、产业规模、市场品牌等方面优势,因地制宜、科学指导,推动“云药之乡”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成功创建为市级中药材“一县一业”示范县。2022年,禄劝县又被列入云南省重点帮扶“一县一业”(中药材)示范创建县,全县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形成了中药材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品牌化建设和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昆中药公司:将尽心做好企业的工作为中药发展作出贡献
在发展中医药的大背景下,昆中药公司提出了以肇启年份命名的“1381战略”:“十四五”时期(2021—2025),昆中药发展包含1个目标、3大战略、8大能力和1个使命。具体是,企业营业收入从2020年起五年达到30亿元;实施一体化组合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和扩张型增长战略;增强品牌运作、产品推广、供应保障、市场营销、组织发展、财务支撑、数字运营、风险控制八项能力,从而实现“大药厚德,痛瘰在抱”的企业使命。目前,昆中药正在抓紧实施“1381战略”,从云南地方品牌向着全国“老字号一流品牌”企业的目标阔步前进。我们相信,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必将铸就新的辉煌。公司相关领导表示:《云南省“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出台,有了大政策的支持,我们将尽心做好企业的工作,为中药材的发展作出贡献。
来源:法制经济新闻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
2024-12-19 22:17:36 浏览次数:9281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40:28 浏览次数:8816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29:32 浏览次数:8819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09:52 浏览次数:8925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24:51 浏览次数:8932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43:30 浏览次数:8822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26:06 浏览次数:9027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59:13 浏览次数:9289次 作者:赵玉
2024-12-31 21:41:49 浏览次数:8741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34:44 浏览次数:8936次 作者: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