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卫生健康委负责同志等,解读《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简称《规划》)。
据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庄严介绍,为加快推动我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近期,省卫生健康委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等19个部门出台了《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中药材生态化、规范化种植养殖形成一定规模,高质量监测体系初步建立,中药工业和商贸流通业快速发展,智能化制造水平不断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内容及产品日益丰富,产业高地、名品工程效应初步显现,中医药产业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规划》还量化设置了到2025年的9项预期指标,同时对2030年的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规划》确立了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一二三四五六七”的战略布局:“一”即:坚持建设中医药强省这一发展主线;“二”即:实现打造中医药产业高地和齐鲁中医药名品两大目标;“三”即:聚焦中药材种植养殖、中药工业、中医药跨界融合三个领域;“四”即:统筹考虑各地中医药发展基础和资源条件,按照集聚化、差异化、功能化的布局导向,构建了“双核引领、三带集聚、五区支撑、全域发展”四个维度的空间布局;“五”即:推广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食品、中医药+康养旅游、中医药+健康养老、中医药+农药兽药等五批“中医药+”模式,加快中医药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六”即:培育道地药材、品质鲁药、齐鲁药膳、齐鲁养生、中医药特色新产品、中医药康养新地标等六大知名品牌;“七”即落实七项重点任务,一是提升中药材种植养殖品质,二是促进中药工业优化升级,三是加快中医药跨界融合发展,四是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五是强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六是搭建中医药产业服务平台,七是做精做优中医药文创产业。
构建“双核引领、三带集聚、五区支撑、全域发展”的“四维空间布局”
山东省地处黄河下游,自然条件优越,孕育了丰富的中药材野生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进入新时期,山东省中医药服务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群众对中医药的认识程度不断增强,为中医药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在编制产业规划的过程中,山东省统筹考虑各地中医药发展基础和资源要素条件,构建了“双核引领、三带集聚、五区支撑、全域发展”的“四维空间布局”。
“双核引领”。充分发挥济南、青岛的核心作用,引领带动全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济南要打造辐射全国的中药流通集散地、中医药康养旅游生态文化基地和中药科研创新发展先导区;青岛要打造现代中医药产业贸易集聚区、国际中医药临床实践培训基地和国际中医药文化体验基地。
“三带集聚”。包括:海洋中药创新策源带,由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7市组成,拥有海洋蓝色药库资源和全国海洋中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创新平台,要加大海洋中药资源深度开发以及在健康食品、日化产品、新型材料等领域研发应用力度,着力打造中国海洋中医药集聚带;中医药现代工业发展带,由淄博、枣庄、济宁、临沂、菏泽5市组成,医药工业基础雄厚、现代中药企业众多,要扶持做强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中医药龙头企业和重点园区;中医药老字号传承创新带,由济南、泰安、德州、聊城4市组成,中医药历史文化底蕴悠久,老字号经典传承氛围浓厚,要坚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形成中医药康养文旅、中医药健康食品、中医药物流集聚区。
“五区支撑”。主要聚焦中药材种植养殖领域,依托齐鲁道地药材、特色药材优势产区和海洋生物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建设中药材种质资源基地、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基地,塑造齐鲁道地药材和特色药材品牌,逐步形成鲁中南山区、鲁西南、黄河三角洲、胶东半岛以及东平湖、南四湖水生药材种植养殖区等5大中药材生产区。
“全域发展”。依托各地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因地制宜、特色发展,鼓励各市精准定位、探索差异化创新发展路径,引导和支持企业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创建新模式,构建覆盖全域、惠及全民、服务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产业网络。
山东特色: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
《规划》作为我省首个中医药产业专项规划,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坚持宏观引领与具体操作紧密结合。《规划》既谋划了产业发展目标、区域布局、重点任务等重大战略发展方向,也明确了各细分领域的具体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提出了系列支撑平台和保障措施,确保目标逐级分解、工作层层推进,任务落实、责任压实。
二是坚持彰显特色与错位分工相辅相成。《规划》在空间布局、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突出了山东特点,传承弘扬齐鲁中医药文化,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同时立足各市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对各市均提出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推动各地中医药产业发挥集群效应,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三是坚持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统筹推进。中医药产业作为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契合点,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中医药发展为了人民、中医药成果惠及人民,切实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同时,中医药产业的发展促进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物流等要素集聚,不断释放扩大产业经济效益,发挥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互动。
四是坚持传承精华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规划》强调以科技为引领,将传承创新贯穿于中医药产业发展全过程;坚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利用前沿技术,深度挖掘齐鲁中医药精华;促进现代科技与中医药理论的深度融合,高水平打造多学科融合、多资源共享的中医药科研创新平台,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发展体系。
山东拥有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6项
截至目前,山东省拥有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基地)创建单位4家,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7家。拥有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6项;传统医药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5名;传统医药类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家,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6家。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编制《山东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0—2025年)》《山东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与医养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康养旅游发展高地。二是加大对项目的资金支持。以财政贷款贴息或股权投资形式,连续两年对11个中医药类文旅重点项目给予支持1904万元。三是完善标准化体系建设。与省卫生健康委共同制定《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评定标准》《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评定标准》《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指南》等3项省级地方标准,科学规范指导示范创建活动。四是推进中医药文化交流传播。借助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旅游办事处、海外孔子学院等机构和“欢乐春节”等重大活动,努力扩大中医药文化海外影响力。
下一步,围绕贯彻落实《山东省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抓好以下重点工作。一是持续开展示范创建活动。与省卫生健康委共同开展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提升现有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服务质量,培育一批省级示范基地。二是积极推进中医药非遗传承。将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中医药项目,优先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培育一批技艺精湛的中医药传承人,进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形成合理梯队。三是开发多元化文创产品。发挥“齐鲁文创+”平台优势,设立中医药题材分类,鼓励吸引更多优质文创设计参与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四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借助山东旅游发展大会、中韩文化交流年等重大活动,交流推广齐鲁中医药文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合组织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宣传,不断提高海外民众对齐鲁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
发力点:成为全国中医药产业高地
山东省发展中医药产业具备一定的基础优势,经过一年多的布局和推动,开局良好,已全面起势,下一步将在行业标准、产业链条、品牌体系、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重点推动落实,力争达到“三年塑成优势、五年建成高地”的目标。
一是提升中药材种植养殖品质。积极推进中药材道地化、良种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加大野生动植物药材保护和繁育力度,加快构建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养殖体系,全面提升中药材供给质量与水平。
二是促进中药工业优化升级。积极发展中药材产地加工、精深加工,扩大中成药、中药饮片加工生产,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率,加快构建现代化中药生产加工体系。
三是加快中医药跨界融合发展。着力发展“中医药+”跨界融合业态,推动中医药向养生保健、健康食品、康养旅游、健康养老、农药兽药等领域跨界延伸,加快构建“中医药+”融合发展新格局。
四是完善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加强现代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推广应用,加快中医药诊疗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布局高能级创新载体,支持“医研校企”联合共建中医药及多学科融合的科研创新基地(平台);推动中药新药研发与特色产品创新,研发转化一批基于古方秘方、经方验方、保护品种、院内制剂的中药新药以及疗效确切、市场推广前景好的中药新产品。
五是强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良性互动,依托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平台、重点高校,培育引进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及创新团队、产业成果转化人才、跨界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服务人才,全力打造与我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
六是搭建中医药产业服务平台。加快中医药产业发展要素集聚、资源集成、优势互补,搭建一批交流合作平台、商贸物流平台和专业服务平台,推动中医药产业有序发展、共享共赢。
七是做精做优中医药文创产业。深入挖掘齐鲁中医药文化内涵,丰富中医药文创产业载体,开发品种多样、特色鲜明、注重体验的文创新产品,讲好中医药老商号新故事,引导人民群众走近了解中医药、信任使用中医药,推动全省中医药产业传承振兴与创新发展。
来源:大众日报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
2024-12-08 21:40:28 浏览次数:8817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47:24 浏览次数:8924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44:50 浏览次数:8944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29:32 浏览次数:8819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36:45 浏览次数:8705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06:22 浏览次数:9332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13:09 浏览次数:9330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42:31 浏览次数:8879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34:44 浏览次数:8937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05:23 浏览次数:8976次 作者: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