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资讯

资讯详情

湖北:武陵药库“刨”出新天地 五峰奏响乡村振兴曲

       近日,在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随处可见药农收获中药材的场景,分布该县各乡镇的一个个厂房内,工人们正忙着将牛膝、木香、贝母等中药材清洗晾晒、加工切片,空气中满是浓郁的药香。

       思想破冰,土地生金。伴随着乡村振兴大幕开启,五峰突破性发展中药材产业,引导广大中药材企业、合作社和药农以专注求品质,以转型谋发展,以开放建平台,在药材地里“刨”出了一片新天地。

       专注:“药疯子”建起药材资源圃

       入秋以来,长乐坪镇三教庙村,胡宗富每天都要钻进药材基地,查看他的宝贝。

       这是一批应宜昌市某家中药企业要求而准备的中药材小盆景,共20多个品种。见来人惊讶,胡宗富颇为自得地说这不算什么,自己种的药材有100多个品种。

       一心专注中药材十几年,至今胡宗富身上的痴迷劲儿丝毫未减。

       早些年,三教庙村以传统种植为主,“村民靠天吃饭,勉强混个肚儿圆。”2009年,胡宗富偶然得知白芨市场需求旺盛、价格可观,让种过中药材的他非常动心——如果能解决育苗问题,乡亲们就能种上白芨一起富起来。随即,胡宗富开始了育苗实验。

       2010年,胡宗富一咬牙,拿出8万元积蓄一次买回了4万棵白芨种苗。不料,移植技术不精,缺乏科学管理,4万棵种苗损失殆尽。“你这个架势搞不搞得成哦。”面对质疑声,胡宗富不信邪,第二年再将种植贝母的收入全部投入,继续买苗种植。没成想一年过去,苗又没了,将近10万元又打了水漂。

       两年试验失败,损失近20万,第三年,胡宗富开始尝试孢子繁殖育苗。种子下田,他的心也跟着到了田间,时时趴在田间观察、测量、记录,乡亲们笑称他为“药疯子”,妻子责怪说,怀孕时都没见他这么细心过。

       三年过去了,试验田终于长出了17棵苗,五年过去了,胡宗富的第一批白芨苗终于培育成功。在不断的实验、学习中,胡宗富也熟练掌握了白芨生长所需的温度、湿度、酸碱度,还成功探索出利用特定的培养剂提升种子品质。

       通过孢子育苗,一亩白芨种苗购买价格从三万元降低到四千多元。为更好地凝聚合力、促进增收,胡宗富还创立了五峰富众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发展社员130多户,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00多亩。51岁的村民廖忠平感慨说:“一亩多白芨收入就有两三万元,比以前种植传统作物不知道翻了多少倍。”

       而今,胡宗富正谋划着聘请三峡大学专业团队开展技术总结指导,将自己的实践转化成理论,他解释说:“相关成果一旦面世,意味着只要有种荚,就可育出白芨苗。”

       在中药材中摸爬滚打,胡宗富也自有一番心得,今年他又尝试建起了竹节生、黄精、重楼等试种基地,他笑着说:“市场瞬息万变但总有规律,我们要随时研判哪几个品种效益好,应时应机带领乡亲们投入种植,才能产生持久效益。”

       在长乐坪镇靠近351国道线旁,胡宗富与县农科所合作建成的中药材种质资源圃中,五峰境内的230多种药材集中陈列郁郁葱葱,已被纳入“天问书院”药旅融合研学基地,2020年就有200多批次前来参观研学。胡宗富说他已从中看到了中药材旅游化、商品化开发的新契机。

undefined

深山村民采收药材

       转型:“药贩子”蝶变“药材大王”

       随着药材采收季的来临,湾潭镇龙桥村的张祥裕又开始忙碌起来。

       在他新建投产的加工厂房中,一根根牛膝正被清理切片,药香弥漫。“根据全国主产区的产量和销售判断,今年牛膝行情不太好,要迅速加工销售。”跟中药材打了18年交道,张祥裕相信自己的判断。

       2003年,张祥裕辞职回乡,当起了贩销药材的小商贩。他印制广告,走亲访友,钻天拱地找门路,拓市场,第一年,初战告捷,销售药材40多吨,收入十多万元。接下来的几年,张祥裕每年销售药材50万元以上,十多年共销售中药材近1000万元。2015年,他成立五峰裕莲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联农户、联基地,用多种形式带动农户种植中药材。

       在合作社带动下,湾潭镇中药材种植面积迅速达到2300多亩,但在销售上卖的是原料药材,价格低廉,利润微薄。为了提高药材附加值,增加药农收入,张祥裕跑遍全国中药材交易市场,买回机械设备,随后又办起了中药材饮片加工厂,把成吨的原料药材加工成市场需要的中药饮片,附加值成倍增加,中药材销售突破1000吨,产值达2000万元以上。

       随着产品越做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老厂房和老设备逐渐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2017年9月,张祥裕又投资200多万元开建新厂,2019年5月新厂引进全自动生产线,效率翻倍提升。张祥裕指着正在被切片的牛膝介绍:“老机器一天只能加工一吨,新设备一天能加工三吨多。”

       除了提升效率,新设备让药材品质更能得到保障,张祥裕拿着几根云木香作比较:原来在切片前要长期浸泡,现在只需速蒸,药用成分基本没有损失,还能延长保质期,加工后可保存两年不变质。张祥裕介绍,最近还预订了一套新设备即将进厂,年内完成安装后主要用于加工果实类药材。

       “在产地初加工上,我们的技术已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张祥裕自豪地说,得益于此,邻近的兴山、秭归、恩施地区的很多中药材都运来加工销售,初加工产品远销安徽、云南、湖南、江西等地,附近群众在此打工,一月能领到四五千元工资。

       在中药材里浸淫,在市场中历练,而今,张祥裕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材大王”, 他指着办公桌上厚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掌握药材的本质、市场的规律。

       回顾自己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历程,张祥裕感慨,主要是思想解放得比较早,自己从做小贩时就全国各地跑,勇于借鉴积累别人的经验。他说:“一穷二白的人,就是要敢于出去闯。”

       “目前的湾潭镇,依靠药材收入百万的有十几家。”该镇党委书记康健坦言:没有以张祥裕为代表的这批人投身中药材,不断探索转型,目前湾潭的中药材产业没有这个态势。

undefined

药农们采摘菊花

       开放: “武陵药库” 叩开高效发展大门

       长乐坪镇,是五峰中药材种植大镇。

       在该镇腰牌村中药材标准种植示范基地,玄参、大和当归、川牛膝、独活、百步、云木香、黄精、石菖蒲、鱼腥草、湖北贝母10个品种,整齐划一有序分布。各种检测中药材生长环境的“新玩意”格外惹眼。

       示范基地由五峰百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联合五峰鸿中药业有限公司创建,合作社负责人姜宏波介绍,基地里的这些检测设备有测虫害的、有测气温的,还有测土壤湿度的,通过示范带动,提升老百姓的规范种植意识。姜宏波表示,目前整个基地引入的是“GACP”管理体系,建立了一套规范的中药材种植生产流程,从源头上提升保障中药材品质。

       这是合作社与国药集团武汉中联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后带来的变化。在长乐坪镇上,国药集团武汉中联帮助设计的新厂房正在抓紧施工。厂房由百会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投资600多万元新建,占地2500多平方米,具有储藏库、冷库、初加工等多项功能。姜宏波介绍,届时全镇最主要的药材都能在此统一加工,保守估计价值可提升15%以上。

       五峰鸿中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冯世旭祖辈种植中药材,自己从事中药材产业39年。他介绍,原来都是老百姓自发种植生产,品质和市场都得不到保障。现在与国药中联,平村众赢等公司合作,通过订单发展,合作社与公司和全镇1700多农户签订协议,带动大家规范种植玄参、当归、厚朴、黄柏等品种,2020年销售药材900吨,产值1800万元,新厂房投产后每年可达到3000吨的销售量。

       五峰中药材发展中心主任王陆青介绍,像这样的厂房,五峰牛庄、湾潭、长乐坪、采花等药材大镇均有建设,各地通过与知名中药材公司合作,按标准化程序加工,有效保证了品质和价值。姜洪波感叹县里对中药材产业越来越重视,自已的订单一直做不完,每年都呈30%增长。

       合作社、产业大户的开放思维,悄然改变了药农们的传统观念,促使五峰中药材种植朝着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目前该县中药材种植共涉及8个乡镇88个村,其中人工种植草本中药材过万亩的乡镇有3个,户平1.5亩以上、亩产3000元以上,全村50%以上农户参与药材种植的重点村就有26个。

       “五峰是武陵山区的‘天然药库’,但在经营上长期以来以农民自发、分散为主,没有规模效益、品牌效益。”五峰中药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文牧说:为了突破瓶颈,我们正发挥自己优势,顺应国家大势,抢抓市场走势,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10月30日至31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湖北中医药大学、五峰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药健康 助推兴旺”五峰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会上专门介绍了《五峰县天麻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五峰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湖北中医药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共同编制,已基本成型,将于年内定稿。

       而在长乐坪镇药材基地边,四块大牌子书写的“举发展旗、走开放路、唱旅游戏、发中药财”,正映照着五峰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思路和未来。


来源:荆楚网


标签:武陵 中药材 天然药库 菊花 中药材种植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