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是中医药事业传承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集生态资源、医疗资源、经济资源、科技资源以及文化资源为一体的特殊资源。发展中药材产业是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是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为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发展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发〔2019〕43号)、《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川委发〔2020〕7号)、《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川中医药强省办发〔2019〕6号)、《达州市争创四川省经济副中心总体规划》(达市委办发〔2020〕6号)、《达州市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方案(2020—2025年)》(达市府办〔2020〕27号)、《达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快推进我市中药产业发展的决定》(达市人常〔2019〕43号)等文件精神,结合达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实际,科学规划我市中药材产业布局,全面推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以2020年为基准年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21—2025年。
一、发展现状
(一)发展基础。达州地处四川省东北部,川渝陕结合部,辖7个县(市、区)和达州高新区,幅员面积1.6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700万。达州生态环境优越,中药资源丰富,是道地药材适宜生长区,素有“动植物基因库”和“秦巴药库”之称。境内有野生中(草)药资源2386种,中国药典收载431种;中药材种植品种89个,种植面积约70万亩,规模5000亩以上的品种16个(种植品种及区域见图1),是国家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和四川省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达州)示范基地。建成乌梅、皮桔2个现代中药科技产业示范种植基地,厚朴、黄柏、杜仲、白芷、百合等37个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1个。万源、达川、宣汉是四川省中药材种植重点县。现有中药材种植公司、专合社、家庭农场、大户和村集体等经营主体207家,通过GMP认证的中药生产企业7家,有中成药品种159个,形成了以地榆生白片、回生口服液、熊胆眼药水、活力苏口服液、消炎片等为代表的产品集群。
(二)发展不足。当前,达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中药材种植缺乏主导品种,规模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不够;生产加工缺乏拳头产品和龙头企业,品牌培育不足,产品综合开发利用不足,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低,全产业链未形成;专业人才缺乏,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少,基地建设、种植模式、加工利用等环节缺乏科技支撑;中药资源、种植、加工、制药、研发、流通等领域信息集成不完整;毗邻地区行业竞争加剧、区域同质化竞争面临挑战,产业发展难以支撑多元化市场特色需求。
(三)发展机遇。中医药产业正迎来高速发展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了系列重要指示,明确提出“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并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中医药发展进行全面谋划和系统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中的独特作用和优势更加彰显,得到了普遍认可。中医药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现阶段,随着人民群众健康理念、消费结构的变化,呈现出老龄化健康、全龄化养生、差异化保健及多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蕴含着巨大的健康服务需求。数据显示,国内中药材市场规模2022年预计将达到1708亿元,2024年将超过2000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近10%。新一轮中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到来,医药技术和生物科学不断取得新突破,新一代智能化、自动化技术推动传统中药材生产流通和医疗服务模式深刻变革,现代中药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兴起。这为中药材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将成为建设健康中国的“千金方”。四川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中医药强省”战略部署,出台了“川药振兴计划”,把中医药产业纳入全省农业产业发展体系。达州市委、市政府从政策支持、规划引领、组织机构等方面对中医药工作做出了重要部署。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川药振兴的战略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发挥达州中药材产业区域特色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质量为目标,实行高起点规划布局、全过程标准化生产、一二三全产业链发展,切实提升达州中药材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我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和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贡献力量。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强化政府宏观引导与职能部门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政府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规划引领、政策激励、组织协调、能力建设和信息服务作用。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功能。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把握科技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盯紧产业目标,瞄准科技前沿,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有效供给,推进中药材生产过程标准化、产地道地化、种源良种化、发展集约化、产品品牌化。
质量优先,因地制宜。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推广生态种植模式和绿色高效生产技术,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丰富和释放中药材道地影响力。坚持质量优先、因地制宜和区域集约化原则,结合区域地理气候、土壤、水等综合因素科学种植,采用林药间作、果药间作、粮药间作、药药间作等,充分释放土地潜力,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
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基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全面利用高效、高载药量的机械化、智能化生产技术,升级中药材农业机械、中药制造设备和生产管理模式,实现对生产过程信息化、自动化控制,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以特色药材品种与产品为轴心,充分利用大健康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和康养产品,推动中药材种植示范区建设,延伸中药材产业链。
区域统筹,共享共赢。着眼秦巴山脉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转变发展理念,突破一地一域的行政限制和条块分割,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引导,优势互补、全域开放、抱团取暖、合作共赢,推动万达开区域一体化发展。
(三)总体布局
立足达州中药材资源优势、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交通体系等,科学规划,形成“一核引领、两翼带动、六极赋能、全域发展”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空间布局(见图2),将中药材产业培育成我市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我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核引领” 以通川区现代医药产业园为依托,大力发展中药材第二产业。主要聚集创新研发、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产业发展要素,结合地域、优惠政策、区域窗口、技术服务等优势,引进和孵化中药产业链相关企业,建立中药材饮片、提取物、医院制剂和中成药生产线,中药材相关大健康产品集中加工区,形成生产加工、科研孵化、商贸物流、医药文化与康体养生及综合配套等产业聚集群。与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合作建立产业技术分院,把“魏蒲产业新城”打造成国家级特色中药材产业孵化基地和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建成四川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中药材产业核心引领区。
“两翼带动” 以达州特殊的地形地貌、海拔、气候为依托,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业。主要以宣汉、万源等北部高山地区为“北翼”和开江、达川、大竹、渠县等南部丘陵平坝地区为“南翼”,建设标准化规划化种植(养殖)基地,带动并重点发展道地、特色中药材种植(养殖)和产地初加工。
“六极赋能” 以达川、万源、宣汉、开江、渠县、大竹各为一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错位发展。达川区以乌梅为重点培育食药同源产业,实现现代农业和多产协同发展增长极;万源市依托生态富硒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原产地初加工和森林康养产业增长极;宣汉依托林地资源和生态优势打造规模化林药产业、康养小镇和健康旅游产业增长极;开江集中力量培育壮大银杏产业增长极;渠县依托省内外科研院校专家资源和中药饮片生产基础,打造现代化中药饮片产业增长极;大竹县着力培养中药材产业经纪人队伍,围绕川产道地药材建立中药材种植种苗繁育基地、建立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打造特色中药材产业增长极。
“全域发展” 依托达州境内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禀赋、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结合地域特点和区域布局,分区分片,从道地优势中药材品种筛选繁育、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仓储物流、线上线下交易流通等环节,健全、完善中药材产业链,有重点、有特色地发展中药材产业,实现三产融合,形成中药材产业全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专栏一中药材生态种植区
1. 北翼深山林药生态混作区。加强林药生态混作,提高林下经营集约度,加强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和产品认证,促进优质优价,加强主要基地交通通讯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立中药材高效林药混作示范园,关键在于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特别是中药材多维度生态混交模式推广应用,加强中药材产业多维种养综合效益提升及标准化研究,打造特色品牌和拳头品种。 2. 南翼丘陵平坝中药材生态种植示范带。加强重点品种生态种植技术的规范和引导,加强中药材生产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和产地环境监管,加强重点品种集约化和规模化引导,加强机械化和智能化设施设备研发应用。主要解决中药材安全高效生产的农药化肥、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最适釆收时间和产地加工技术等问题,推行标准化生产。根据中药材性质和商品销售运输保管的要求,建立中药材产地净选、清洗、干燥集中加工区,为区域中药材生产提供服务。 |
(四)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产业实现综合产值180亿元。其中:中药材种植(养殖)面积稳定在85万亩,实现产值40亿元;培育产值亿元以上的中药企业8家,研发创新产品及应用80个以上,中药工业及衍生品实现产值40亿元;建设秦巴中药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和大数据信息平台,完善中药材质量第三方检测和仓储物流、线上线下交易体系,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实现产值100亿元。形成中药材种植、中药材产地加工和精深加工、中药产品制造、中药创新研究与开发、中药材生态旅游与产业人才培养“六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探索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中药材产业先行区和秦巴中药城,实现中医药强市目标。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中药材生态种植工程。按“一县一特色品种,一品种一示范基地,一基地一专家团队”模式,建设西南地区“绿色中药材种植基地”。遴选道地品种。强化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加快道地和优势中药材品种的评价、选育、认证、保护、制(修)标与推广应用,优化中药材品种结构,各县(市、区)以1 N(1个特色品种 N个主要品种)模式发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业(表1)。加强基地建设。根据“科学规划、区域布局、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的原则,实施“515”计划,即建设5个中药材种植重点县(宣汉、万源、达川3个省级重点县,渠县、开江2个市级重点县)和15个“秦巴药乡”;中药材种植省级重点县培育1个以上市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并纳入市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市级中药材种植重点县培育1个以上县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并纳入县级以上现代农业园区规划建设(表2);参照GAP标准,对现有基地实施提标升级,配套完善道路、灌溉、电力等基础设施。加强资源保护利用。划定濒危珍稀野生药用动植物保护区,保护药用种质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建立达州市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平台、秦巴药库信息网和中药材数据库,建设秦巴药用植物博览园和中医药博物馆。
表1 中药材规模化种植推荐品种、面积及分布区域
区市县 | 主要品种 | 特色品种 | 2025面积(万亩) |
万源市 | 厚朴、黄柏、杜仲、天麻 | 太白贝母(萼贝) | 19 |
宣汉县 | 木香、天麻、党参、厚朴 | 黄连(宣黄连) | 25 |
达川区 | 乌梅 | 乌梅 | 15 |
通川区 | 木瓜 | 木瓜 | 2 |
开江县 | 银杏 | 银杏 | 10 |
渠县 | 白芍、白芷、百合 | 白芍 | 10 |
大竹县 | 瓜蒌、黄蜀葵、金槐 | 百合 | 4 |
合计 | 17 | 7 | 85 |
表2 新建扩建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示范种植基地分布表
示范基地级别 | 区市县 | 数量 | 备注(培育品种) |
省级示范基地 | 达川区 | 1 | 乌梅国家级或省级现代农业园区 |
市级示范基地 | 万源市 | 2 | 萼贝、“三木药材”市级示范基地 |
宣汉县 | 3 | 天麻、木香、“三木药材”市级示范基地 | |
渠县 | 2 | 白芷、白芍市级示范基地 | |
开江县 | 1 | 银杏市级示范基地 | |
县级示范基地 | 万源市 | 3 | 天麻、黄精、玄参县级示范基地 |
宣汉县 | 1 | 党参县级示范基地 | |
大竹县 | 2 | 百合、金槐县级示范基地 | |
达川区 | 1 | 桑葚种植县级示范基地 | |
合计 | 16 |
推动联合发展。组建中药材种植(养殖)联合社、中医药企业联盟;支持医疗机构和中药企业建设“定制药园”,构建“医疗机构 中药企业 种养殖企业(合作社) 农户”的产业发展机制。强化技术服务。建设以县级工作站和信息站为主导的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和中药材生产加工服务体系,每个特色品种匹配一支专家服务团队,到2025年中药材生产信息服务网络覆盖率达90%以上。
专栏二发展道地药材
达川乌梅:达川区乌梅具有道地性,是原生资源地,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优势,已经被命名为“中国乌梅之乡”,2010年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果肉率85.5%,枸橼酸含量高达29%。目前种植面积10万亩,产值超亿元。5年内,应基于乌梅集约化立体开发果、药、酒、游等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建设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开江银杏:开江具有银杏种植传统,已在叶用银杏、果用银杏以及风景银杏等诸多方面已形成了完善的品种选育体系、栽培管理体系,特别是叶用银杏矮化密植田间管理技术规范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开江银杏种植基地作为四川省“三个一批”首批命名示范基地,应整合多方资源,组建银杏发展和孵化中心,集约发展银杏种植示范基地、特色和优势健康产业、旅游产业、园艺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强“4 1”基地种园(采叶园基地、采果园基地、花粉基地、风景树基地和优良品种园)建设力度,进一步夯实银杏产业发展基础,内培外引一批企业深入发展银杏保健茶、干叶、提取物、花粉、外种皮、果实、艺术盆景、制药产业,做大做强开江银杏品牌,到2025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万源萼贝(太白贝母):因产于万源花萼山而得名,清被列为朝廷贡品,具有润肺止咳、化痰平喘、散结消肿等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肺热燥咳、肺阴虚等病症。萼贝是万源地方特色俗称,具有历史文化和道地性要素,应注册万源萼贝品牌进行保护和打造,在花萼山自然保护区及其周围乡镇建设完善的种质资源和种源繁育基地。现要加强品种认定、种源快速扩繁、规范化种植、质量研究以及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渠县白芍:渠县白芍发展虽几经波折,但有道地性药材所必须的所有历史文化要素和环境要素,《药物出产辨》载“白芍产四川中江、渠县为川芍……光绪初年(1875年)即在中江、渠县开始种植…”,目前连片种植面积超过5000亩。未来五年,强化渠县白芍的道地性认证工作,加强白芍道地药材、土壤环境、植物营养等领域研究,与国内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长效机制和平台,打造渠县白芍道地药材知名品牌,获得国家地理标识保护产品。 宣汉黄连:中国医科院注释称“四川宣汉县生产的黄连称宣黄连”,宣黄连因形如鸡爪,又名鸡爪黄连。宣黄连主产于渡口、龙泉、自由、鸡唱等山区,全县现有种植面积40公顷(600亩),年产2000公斤,畅销全国各地。在本规划期内,宣汉黄连借鉴重庆石柱黄连发展模式,整合国内科研力量对黄连进行二次开发,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申报地理标识等工作。 |
(二)实施中药现代化集群发展工程。提档升级中药材加工能力。对于产业链条中较为显著的缺失环节,加强招商和补链,实现互助共生发展,充分利用行业发展高新技术,加快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在道地药材生产的应用,重点发展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保健品、中医医疗器械、中药提取物和包装等产业,探索符合中药产品生产特点的前处理、连续化制药、过程检测技术,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等关键技术装备引入,将中药生产实现模块化、数字化,提升中药材生产和产地加工自动化水平,提升中药饮片、中成药、医院中药制剂的质量和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重点发展成都地奥天府药业、四川聚元药业、四川自强中药和四川麦克福瑞药业、四川琦云药业等,打造秦巴地区中药材现代化加工示范基地和集散基地。建设达州市中医药制剂研发配送中心,实现区域内中医药制剂调剂使用。着力发展“飞地经济”。通过“飞地经济”模式建设达州市现代医药产业园,按“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优势互补、共建共赢、平等协商、权责对等、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建立中药材产业飞地园区,各县(市)区依托达州市现代医药产业园的规划和功能分区进行布局,推动中药工业产业合作。品牌培育工程。围绕川产道地药材,强化中医药品牌意识,加强地理标识、公用品牌创建工作,加大中药材品牌设计、经营和推介力度,提高“秦巴药库,康养达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鼓励企业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驰名商标;充分发挥品牌作用,做强“达川乌梅”等具有市场竞争力和规模效益的品牌产品。建设万达开产业合作先行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创新跨区域合作模式,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创建万达开产业合作先行区,共建标准化中药材种养殖基地,共同发布区域大宗中药材价格指数。
(三)实施中医药健康服务工程。做优中医药康养空间布局。重点实施“一区两带”发展布局。“一区”:中医药康养创新发展核心区。通川、达川依托地域交通优势,构建中医药康养创新发展核心区,重点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高端服务业,规划建设秦巴药用植物观光园、展览园、养生园、中医药博物馆,打造集中医体质辨识与调理、中医医疗服务、养生保健、药膳食疗、中医药商业等为特色的中医药文化及产业街(区)。“两带”:秦巴地区生态森林康养发展带、中医药特色康养发展带。万源、宣汉依托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土家族特色文化,重点发展中医药康养、生态康养、民族特色康养和中医药观光旅游等业态,构建秦巴地区生态康养发展带;大竹、渠县、开江依托温泉、宗教、历史古迹等特色资源,重点发展温泉养生保健、中医医疗、健康养老等业态,构建中医药特色康养发展带。到2025年,将达州建成中医药特色鲜明、康养基地布局合理、康养服务完善健全的康养天堂。做实中医药康养旅游精品线路。依托“一区两带”建设布局,突出以中药材种植观光、中药材药膳食疗、中医药文化展览和中医药保健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重点围绕“两湖两山两岸”(铁山—凤凰山—莲花湖—双鱼湖—州河两岸)和“一山一河一谷”(八台山、龙潭河、巴山大峡谷)建设森林康养、温泉养生、禅道养生等长短结合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精品线路。鼓励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度假区,开发中医药养生旅游产品项目,促进中医药旅游商品创新开发,在景区、景点内开设中医特色诊所(室),推动中医药健康旅游深入发展。到2025年,全市打造2条中医药康养精品旅游线路,建设5个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示范区和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推出一批以药用植物观赏、中药饮片炮制、中药智能制造、药膳食疗、森林康养为特色主题的综合旅游产品。
专栏三中药材与康养融合发展
1.中医药养生。在巴山大峡谷、真佛山、凤凰山、犀牛山、铁山等风景区,结合传统文化建设养生馆、养生步道、养生体验区,开展中医药养生活动,供应中医药养生产品,指导旅游人群,顺应阴阳变化规律,感受大道至简,健康人生,实现静脑安神、扶正养脊、舒经缓压、温经活血、祛湿散寒、提神养情、滋阴养颜、温宫散寒、通络散瘀、扶正祛湿、温补肾阳、固本培元等养生功效。 2.开发中药生态旅游精品。依托乌梅山、巴山大峡谷、八台山、龙潭河、黑宝山、铁山、五峰山—海明湖、云门天寨等优质旅游资源和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动中药农业、林业与旅游融合发展,持续发展中药生态休闲旅游。注重提升生态体验、中医药科普教育等功能。深度开发天然林、地质景观、山地避暑,推出一批以药用植物为核心的生态旅游示范区、中药种植综合体、森林公园等。 3.发展中医药特色旅游城镇。加快城乡布局,衔接旅游公共设施规划,推动建设中医药主题公园、特色小镇、休闲绿带和特色街区等。利用智能制造工业园区、工业展示区和传统工业历史遗迹等开展工业旅游,布局建设一批中药数字科普、中药饮片炮制、中药智能制造特色旅游区。 4.大力推动中药材健康产品开发。依托地方特色资源,以能食则食、能用则用为原则,鼓励企业围绕食药同源药材加强科技研发,推出相关健康衍生品和药膳餐饮产品。重点开发银杏、乌梅、白芍、葛根、党参、厚朴、杜仲、金银花等中药相关产品。 |
(四)实施中医药科技创新驱动工程。建立中药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联合区域内外力量,协同省内外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合力建设达州中药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对乌梅、银杏、白芍、木香、天麻、太白贝母(萼贝)等达州道地和大宗药材产业化发展进行系统研发,创建一批标志性的品种和产品。建立中药产业科技转化孵化园。鼓励医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共建科研创新示范基地和产业创新技术平台,孵化一批中药材及产业相关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鼓励园区积极创建检验检测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鼓励企业争创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驰名商标。建立中药材产业专家服务团队。加强与国内、省内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组建达州市中药材专家服务团队,筛选确定我市道地中药材品种;做好中药材资源家底大普查和大数据研究,抓好大宗中药材品种品质检测和资源评价工作。建立达州中药材种植技术服务信息平台、达州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平台。
专栏四中医药科研
1.建立中药产业科技创新研究院。整合区域内外力量,协同省中医药研究院与达州中医药职业学院,建设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达州产业技术分院,对乌梅、银杏、白芍、木香、百部、天麻、萼贝(太白贝母)等达州市道地和大宗药材产业化发展进行系统研究与开发。 2.建立中药产业科技转化孵化园。依托达州市医药健康产业园,运用市场化途径,聚合区域发展中药产业的优势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大数据提升孵化器现代服务能力,创新经营管理模式,打造川东渝北中药材产业科技转化孵化园。充分利用“云设施”、共享“云服务器”、提供“云数据”,建立产业大数据服务中心,为入园企业提供集公共技术、综合管理、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信息服务与市场经营为一体的共享服务支撑平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加快成果转化。建立独角兽类型中药产业科技孵化园,孵化一批中药材及产业相关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 3.建立创新科技飞地服务区。借力中心城市资源,依托中关村生命科技园等科技资源,万州港等口岸优势,集成和引进创新,建立中药材产业科技成果创新转化中心、药材标准与认证研究中心,开发一批中成药及相关产品,形成一批产品标准。重点建设秦巴地区中药材产业标准体系、道地药材认证体系,形成秦巴山区、川东渝北万达开区域中药材认证认可和优质优价同盟、区域大宗特色优势中药材价格发布中心。 |
(五)实施中药流通体系完善工程。加快中医药应急物质生产及储备体系建设,完善医药流通体系;建设秦巴道地药材展示中心和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初步形成从中药材种植到初加工、包装、仓储和运输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积极帮扶一批医药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互联网 中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秦巴道地中药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中药材线上交易;发展壮大一批产区市场,建立产销对接机制,提高达州中药产品市场占有率。举办“秦巴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论坛,将其打造成为全国有影响力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交流合作平台,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展销活动,全方位、多视角宣传和展示我市中药产品特色和优势。
专栏五秦巴中药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
秦巴中药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充分转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秦巴药库信息网和中药材数据库为基础,结合全国第四次资源普查成果,联合国内相关中药材市场,建立秦巴中药材仓储物流贸易园和药用植物及标本博览园,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建立土地利用、植被覆盖、高程分布、土壤类型等地理信息空间数据;气候要素、土壤环境质量、土壤肥力质量等环境要素数据;中药材从种子种苗到产品的全过程质量追溯数据;中药材流通贸易全流程交易数据;中药材与环境第三方检测数据;国内外相关中药材产品和和商品供求数据,形成中药材产业大数据中心。 |
(六)实施中药材质量标准建设工程。进一步强化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管,坚决守住质量安全底线,维护市场秩序。加强政企合作,深入实施“352”川产道地药材管理规范和质量标准提升工程,形成三标准(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标准、中药材质量标准、中药饮片质量标准)、五规范(良种繁育规范、种植与养殖规范、采收加工规范、产地加工与炮制一体化规范、包装贮藏运输规范)、两体系(质量溯源体系、备案与监管体系)。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明确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责任部门或组建专门机构,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密切协作,将发展中药材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年度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有效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市级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履行相关职责,积极推进中药材产业发展。万源、宣汉、达川三个省级中药材种植重点县及渠县、开江两个市级中药材重点县应成立相应工作机构,负责中药材产业发展。
(二)强化政策推动。切实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中药材产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统筹协调财政、金融、农业农村、林业、科技、经信、人力资源、卫生健康、文化旅游、商贸流通等部门,积极支持和服务中药材产业发展。推动金融机构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的医药企业贷款支持力度。在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全市本土医疗机构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采购和使用达州本地生产的中药饮片、中成药及其他中医药产品。加快建设中医药产业投融资平台,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投融资渠道。
(三)强化人才支撑。以省名中药师、省学科技术带头人、企业高管、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负责人等为基础,组建达州市中药材产业发展专家库,科学指导产业发展。深化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药名家的传帮带作用,健全我市中医药师承制度,完善基层中医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校企、院企合作等多种方式,开展在职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流通使用全产业链的人才体系。
(四)强化要素保障。用好用活现有土地政策,对审核后入驻园区的中医药企业或机构,按同期工业用地价格挂牌出让,重大项目用地可根据投资强度、技术含量、税收贡献等不同,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予以优惠。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帮助争取更多商业融资,支持吸纳社会资金投入中医药产业项目建设。扩大直购电、天然气直供政策,鼓励利用富余电量和留存电量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对不能保障集中供热的园区,积极争取充足的用气指标满足中医药企业生产需求。
五、环境影响
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将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摆在首要位置。鼓励发展生态绿色、高效安全的现代中药材种植技术,支持发展智能绿色制造技术,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支持节水种植、循环种植、有机种植等技术研发,促进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监督治理中药材种植过程中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形成源头预防、末端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等治理体系。
积极引导中药材产业生产加工企业或种植合作社,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应用环保技术,实施环境监测预警和生态保护红线评估管理等工作。加强跨部门、跨区域监管与应急协调联动,共抓环境大保护。在北翼高山种植区加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作;南翼丘陵平坝地区发展中药材产业要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等影响性评估工作。
中药材种植(养殖)加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坚持“最大持续产量”原则,有计划补种、封育、轮采;生产辅助用品如农药、肥料和农药等,实行台账式管理,禁止乱丢乱弃等污染环境行为。实行绿色化,可持续化产业发展思路。中药材种植生产、采收加工、流通使用等环节,贯彻“绿色环保”理念,把绿色化作为中药材产业驱动发展战略、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点,推进绿色化与中药材产业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发展。
附件
中药材品种表
序号 | 品名 | 英文名 | 别称 | 备注 |
1 | 厚朴 | CORTEX MAGNOLIAE OFFICINALIS | 川朴 | 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Rehd. et Wils. |
2 | 黄柏 | PHELLODENDRI CHINENSIS CORTEX | 川黄柏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chinenseSchneid.的干燥树皮。习称“川黄柏”。 |
3 | 杜仲 | EUCOMMIAE CORTEX | 杜仲 | 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1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 |
4 | 玄参 | SCROPHULARIAE RADIX | 玄参 |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玄参ScrophularianingpoensisHemsl.的干燥根。 |
5 | 茯苓 | PORIA | 茯苓 |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 的干燥菌核。 |
6 | 天麻 | GASTRODIAE RHIZOMA | 天麻 | 本品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elata Bl.的干燥块茎 |
7 | 党参 | CODONOPSIS RADIX | 川党参 | 本品为川党参CodonopsistangshenOliv.的干燥根 |
8 | 木香 | VLADIMIRIAE RADIX | 本品为菊科植物川木香Vladimiriasouliei(Franch.)Ling | |
9 | 木瓜 | CHAENOMELIS FRUCTUS | 木瓜、贴梗海棠 |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speciosa(Sweet)Nakai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
10 | 银杏 | GINKGO FOLIUM | 白果、银杏 | 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 |
11 | 白芷 | ANGELICAE DAHURICAE RADIX | 伞形科植物白芷Angelica dahurica(Fisch.exHoffm.)Benth.et Hook.f. | |
12 | 百合 | LILII BULBUS | 百合LiliumbrowniiF.E.Brownvar.viridulum Baker | |
13 | 白芍 | PAEONIAE RADIX ALBA |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lactiflora Pall.的干燥根 | |
14 | 黄精 | POLYGONATI RHIZOMA | 老虎姜 | 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
15 | 黄蜀葵 | ABELMOSCHI COROLLA | 本品为锦奏科植物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L.)Medic.的干燥花冠 | |
16 | 瓜蒌 | TRICHOSANTHIS FRUCTUS | 吊瓜 | 本品为葫芦科植物栝楼Trichosantheskirilowii Maxim. |
17 | 乌梅 | MUME FRUCTUS |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mume(Sieb.)Sieb. 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 |
18 | 川贝母 | FRITILLARIAE CIRRHOSAE BULBUS | 萼贝 | 本品为太白贝母FritillariataipaiensisP.Y.Li |
19 | 黄连 | COPTIDIS RHIZOMA | 鸡爪莲 |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chinensisFranch. |
来源:达州市人民政府网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
2024-12-27 08:34:44 浏览次数:8938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39:13 浏览次数:9543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09:52 浏览次数:8928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30:33 浏览次数:9357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04:19 浏览次数:8767次 作者:赵玉
2024-12-19 22:11:50 浏览次数:9283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26:06 浏览次数:9028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42:31 浏览次数:8880次 作者:赵玉
2024-12-08 21:36:45 浏览次数:8706次 作者:赵玉
2024-12-27 08:28:55 浏览次数:8762次 作者:赵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