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资讯

资讯详情

中药材“新农人”对科技的希冀

导读:河南是道地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材产业在决战脱贫攻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古老而崭新的产业,其全产业链发展壮大对科技支撑有什么样的要求?


     日前,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胡若哲带领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深入到封丘县、武陟县、温县、沁阳市、嵩县等中药材主产区,查看了我省金银花、地黄、山药、牛膝、菊花、黄精、丹参等道地大宗药材种植和采收情况,并组织体系专家和企业家、新型职业农民等“新农人”展开座谈。


     记者随同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进行实地调研,从三位中药材“新农人”对科技的“执念”中,体会了他们对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成果应用等多方面的希冀……

    

    中药材非遗传承人后代孙瑞斌对﹃空地对接﹄的感悟


    从深秋开始,在“四大怀药”道地产区焦作,距离怀山药种植地很远就能听到机器轰鸣,“科技解放生产力”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以前,我们10个人忙一整天才能收获一亩山药,现在10个人再加上一台机器,一天就能收获六七亩。”说话的是武陟县河南省百疗怀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孙瑞斌,他是“四大怀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种植与炮制项目传承人孙树武的儿子。


    机械工具的参与,解决了中药材采收的难题。此外,在产业发展中很多受制约的地方,如今随着智能化的发展也都迎刃而解了。


    孙瑞斌一再强调“空地对接”对企业生存、转型发展的重要性——之前想到做不到的,现在都可以轻易实现。如,企业自己组培育苗,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如今在专家的扶持下成为现实。


    “通过和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的交流学习,我们建立了组培室,对山药、地黄两个品种进行改良、提纯复壮。针对地黄市场品种混乱,公司对群众亟须的北京3号、金9等主流品种进行统一组培育苗,并在产品开发全产业链上和专家及时对接寻求支持。”孙瑞斌说,“之前企业有需要,但联系不到高校、科研院所等研究机构,现在通过与我省建设的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团队对接,使企业获得了全方位的技术服务,让企业搭上了科技的班车。像这样的‘空地对接’是我们生产企业特别需要的。”


    孙瑞斌介绍:“目前,公司打开了国内的东南部沿海市场和国际上的东南亚市场,怀地黄、怀山药、怀菊花、怀牛膝产品非常畅销,这又带动了地道产区怀药产业发展。企业实施统一种子种苗、统一农机服务、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采收加工等,种植户在规范种植的同时增加了收入,也给公司带来可观的效益。”


    孙瑞斌特别强调,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与我们成了朋友,交流谈话之间就指导了公司的发展,公司又传播给产区种植户,再加上体系专家举办的培训班,科技和产业深度结合到一起。如今,公司带领农户实现精准种植,如犁多深、墒多少及浇多少水、什么时候浇等种植环节都按照标准来。


    “随着近期我省出台的中药材产业相关支持政策、加上现在健康理念深入人心等社会因素,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进入飞速跃升期。”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河南中医药大学陈随清教授认为,中药材在我省整体的规模和社会需求基本平衡,如能利用现代科技将中药材采收加工、种子种苗繁育等环节的难度降低,相应的中药材生产成本就降了下来,再加上管理规范,必将能在道地产区减少“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退休主管农业副市长对正宗铁棍山药探源的愿景


    在沁阳市野生源怀药有限公司怀药示范田里,怀山药种植户、退休干部马明仁介绍:“‘四大怀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为,怀山药原种来自神农山,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实行以粮为纲政策解决国民吃饭问题,山药种稙面积骤减,特别是铁棍山药几乎绝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山药面积逐步增加,但几乎都是怀府山药(太谷山药),铁棍山药只是零星种植。”


    马明仁退休前是焦作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多年来对“四大怀药”一往情深。


    退休后,马明仁对南太行山的野生山药进行了细致的调查研究。他走遍了焦作境内的太行山,发现山区的山药品种也各不一样,从沁河到小尚石河,特别是神农山周围沟壑里的野生山药,虽有差异但同属药食两用的长山药品种。


    马明仁说:“调查发现,武陟小董,温县岳村、番田,博爱磨头和沁阳北金村等地,都保留有铁棍山药品种——品种大致相同,但也各有千秋。如今,铁棍山药由原来的零星种植发展到现在的十万亩之多,但市场上的山药量大质差、品质混杂,假冒铁棍山药全国都有。现在产地的种源太乱了,退休这几年我一直在收集山药的种源,近年来我在多个山药主产区收集的就不下30种。”


    “怀山药的品种问题,是生产优质道地怀山药急需解决的问题。”马明仁说,“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一要选用保留传统铁棍山药种子,二要提纯复壮铁棍山药,三要在现有品种中选育好品种,四要在野山药中进行选育,五要通过人工杂交培育。”


    在有生之年为怀山药产业做点事,造福家乡父老,是马明仁心心念念的事。他说:“之前,我只知道收集品种,但不清楚到底应该怎样选育品种,现在对接了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杨铁钢研究员团队,在专业团队支持下,进行人工杂交育种和野山药选育,一下子就进入了快车道了。如今,筛选出生长势强、口感好、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品种变得非常有希望,我们也会加把劲,力争让好品种尽快问世。”

   

    返乡创业者李振宇对科技支撑黄精产业转型升级的期盼


    在位于嵩县车村镇的河南云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振宇介绍:“从军队转业后,我在外地打了20年工,后来有实力和条件,就一心想着回家乡发展黄精产业,带领乡亲致富。在优良品种育苗环节,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积极与我们对接,解决了提升黄精发芽率33%等技术难题,让我增强了带领乡亲致富的信心。”


    目前,李振宇已建起300亩黄精育苗大棚,发展黄精种植3000亩。他说,这块土地养育了我,我一定对得起这块土地上的乡亲,因此公司每月1日准时与务工农民结算工资,从不拖欠。


    在和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座谈中,针对河南云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人才培养、产品研发方向、相关政策支持等,专家们纷纷献言献策。


    “下一步,我打算扩大黄精种植面积,我已在附近村庄租了600亩地。”李振宇说,“为了让群众放心大胆地跟着我们干,公司不仅带头种植示范,还以优价回收群众种植的黄精,和群众一起奔向康庄大道。不仅解决群众后顾之忧,也解决了公司扩大产能后黄精原料短缺的问题。


    采访札记


    新科技赋予中药材﹃新农人﹄新思路和新方向


    三位中药材“新农人”,在我省中药材发展的浪潮中,发挥着各自的能量,在我省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奉献着自己的每一份力量。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积极对接服务省内中药材“新农人”,从他们对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提出的更高的要求中,品尝到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甜头。


    新科技赋予中药材“新农人”新思路和新方向,相信有了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团队的科技支撑,他们将能带领着越来越多的农民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诚如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处长胡若哲所言:“脱贫攻坚和产业振兴离不开科技的引领和支撑,在理念上,之前想到做不到的现在做到了;在生产上又是双提升,改进了生产的方式,指导引领企业未来的发展,企业又传播给广大的农民,如组培苗、药用机械等,再加上举办专场的培训班,科技和产业深度结合到一起,实现了精准种植,对于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科研是基本的任务,利用研究成果来引领和支撑中药材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提升了研究成果的价值;中医药的发展要与现代文明相融合,中药材靠质量,种好管好都是‘财’,种不好管不好就是‘柴’。”


    河南省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顺利融入整个农业体系,证明了科教兴农“一三五五”工作机制必将为我省中药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标签:中药材产业 中药材发展 河南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