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资讯

资讯详情

贵州:黔东南雷山县大塘镇桥王村丹参获丰收


来源:黔东南新闻网


  时值深秋,天气渐冷。10月26日,走进雷山县大塘镇桥王村,处处云雾弥漫,村庄也洋溢着一份丰收的喜悦。


  “村里种植的丹参已经挖完卖出去咯,收益很好,能够为我们老百姓增加一笔收入。”桥王村党支部书记余忠华的欢喜溢于言表。


  桥王村是雷山县大塘镇的一个一类贫困村,地势山高谷深,海拔落差大,土地破碎,传统农业规模发展处处受限。近年来,在多方力量的协助下,桥王村村支两委结合贵州中药材资源与本地气候优势,动员和鼓励村民种植丹参。


  丹参是成活率高、适应性强、效益好的中药材,适合桥王村的自然地理环境。


  “2017年,我们村开始种丹参,不知道效果怎么样,带着尝试的心理,我种了一亩多。”桥王村种植户余国祥说,后来发现丹参产量可以,也不用花更多时间管理它,现在种的4亩丹参已经收来卖掉了。


  据介绍,一亩丹参亩产1500公斤,市场价1.5元一斤,一亩能卖4500元。


  “种植户除了种植丹参的收益,还有一亩800元的土地流转费。”桥王村村主任余再勇补充道。


  “种水稻攒不到多少钱了,丰收年亩产值顶多也是1300元左右,除去种子、肥料等成本后,赚不到什么钱。遇到虫灾、洪涝灾害就白费力气了。”桥王村金华芝耐心地说道,“现在流转土地给合作社种中药材,我们也很支持。”


  桥王村成功种植中药材的背后,也有失败的教训。


  在发展产业上,桥王村曾发展过生态养蜂、辣椒种植,但最终皆以失败收场。在没有考虑到本地气候特点,以及缺乏管理技术的情况下,桥王村120余箱蜜蜂被冻死。


  种植辣椒也曾一度伤透百姓的心。起初村里发动群众种植辣椒,但却因为没有市场销路,农户的辣椒只好囤积家中,然后坏掉。


  为吸取以往的教训,切实保障村民利益,桥王村在2017年之后采取“合作总社+合作分社+贫困户(农户)”的抱团发展模式,不断完善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


  在发展丹参种植产业上,明确销售、技术指导等均由合作社承担,农户在无风险的基础上可分享到70%的利润,剩余30%归合作社,以壮大村集体经济。


  “没有风险,村民们看到脱贫的希望,干劲也足了,我们作为村干部也更有信心和决心带领大家发展产业。”村党支部书记余忠华很自信。


  桥王村全村贫困户122户534人,通过发展产业已带动112户493人脱贫,剩余10户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双清零”。


  贫困户脱贫了,桥王村怎么让贫困户不返贫呢。


  “最重要的是发展产业来支撑,我们要保证每一个贫困户都要在原有药材种植的基础上,增加种植1~2亩的中药材。”余忠华说道。


  目前,桥王村中草药种植面积已达到317亩,其中丹参种植130亩、黄精种植100亩、天冬种植87亩。桥王村正通过中药材种植,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


标签:中药材种植 中药材发展 丹参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