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551539393
中药材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础,优质、道地中药材是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物质保障。近些年来,随着中国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加,中药材质量问题受到广泛关注。道地药材是中国发展高质量药材的先天优势,但目前异地种植趋势明显,对药材质量影响较大。此外,缺乏统一有效监管,市场无序竞争,恶意竞价,抢夺低端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创伤了药农、药商的积极性,最终损害的是人民群众的健康。
中国中药材品种众多,药材道地属性明显,如吉林人参、田三七、川贝母、“四大怀药”“浙八味”“湘九味”“福九味”等。但随着野生变家种,南药北种,北药南栽,药材品种混杂,品质参差不齐。众多企业和农户种植不规范,生产经营混乱无序,难以形成明显的品牌效应,导致价格、质量、产量出现各种问题,往往造成“药贱伤农,药贵伤民”。
关于如何提高品牌价值,保证药材质量,“正官庄”人参的经验值得借鉴。韩国将人参定位成国家战略型产业,政府机关管理部门直接介入,对内制定了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对外提高了人参出口标准,保证国际市场的品质和品群;列支专项扶持,对良种繁育、棚舍建设、出口、科研、销售等给予大力支持;设立农安基金,确保人参价格稳定;构建了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协会、覆盖全国的资金、贴息中长期贷款、技术、产销等全方位一条龙管理服务体系;举国参与研发,不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种植、加工、流通各环节严控标准,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规范统一,坚决推行订单式标准化种植。同时,韩国还全方位塑造人参高端形象,做强品牌,培育消费习惯。
中国部分省市已经出台了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等相应文件,支持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采取了相应措施,如就良种繁育、精深加工、机械化研发、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等,但尚未形成全国性制度,且尚不能满足全面提升中药材质量和品牌价值的需求。
考虑到中国中药材品种众多,道地性强,但品质参差不齐、非道地区域种植影响临床疗效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实施道地药材地方政府专卖制度,由各地省政府负责本区域道地药材专卖(专卖不垄断,引导市场良性发展)。在国家相关委局支持下,共同确定本省区道地药材品种、质量及等级标准。地方政府协调好有关部门,集中开展优良种质培育,从良种繁育、栽培、采收、产地加工、仓储、物流、到销售开展全产业链监管;地方政府发布道地药材质量及分级标准,颁发相应标识,打造区域品牌,扶植地方中药材产业。
二、推广中药材“三无一全”标准(无硫磺加工、无黄曲霉素、无公害、全过程可追溯),逐步推进优质药材全过程可追溯,开展省级中药材追溯平台建设,促进药材生产的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三、提倡中药材优质优价,优质优先。做好与医保等部门的协调工作,鼓励优先使用优质药材。遵循市场机制,按照中药材质量分级,允许优质优价,提高优质药材市场竞争力和积极性。
来源:中新经纬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