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15551539393
杜仲为杜仲科杜仲属多年生落叶乔木,是我国特有树种,为国家二级珍贵保护树种 ,有 “植物黄金”之称。我国传统名贵药材杜仲为杜仲树的干燥树皮,有超过 2000 年的药用历史,其健康价值独特、临床应用广泛,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和安胎的功效,用于治疗肝肾不足、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晕眩、妊娠漏血和胎动不安;杜仲叶为杜仲树的干燥叶,用于治疗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腰膝酸痛、筋骨痿软 。近年来,杜仲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一系列重要突破,杜仲产业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中药材大品种及其相关的中成药大品种在中药产业发展中具有全局带动作用。中药材大品种指在中医临床、中成药中应用频率高、市场需求大、综合带动性强、可单独形成产业的中药材品种。以韩国人参产业为例,韩国采取 “举国造参”策略,持续加强对人参的研究,提升人参健康价值; 以高标准造就产品的高品质形象; 加强产品研发,打造高科技含量产品; 全方位塑造 “正官庄”等知名品牌。通过长期、持续的一系列行动,韩国基本掌控了世界参类市场的定价权和主导权。韩国高丽参和中国人参基原相同,平均价格却相差 5 倍以上,高丽参长期占据世界参类高端市场 。韩国人参产业为单品种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本文总结杜仲产业发展现状,基于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专利及科技文献等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结合实证分析,透视杜仲相关的中药产品、技术、资本、人才、企业分布等产业现状,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杜仲产业发展的思路、策略及政策建议,为培育中药材大品种和发展杜仲产业提供参考。
1 杜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中医传统以杜仲树皮入药,而且杜仲的叶、花、果均得到了开发利用。近年来,杜仲叶茶、杜仲籽油、杜仲雄花茶、杜仲饲料、杜仲橡胶等系列产品不断拓展,杜仲的应用已经从单一药用扩展到日化、食品、饲料、橡胶、材料等领域。杜仲产业已经成为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特色产业。
1. 1 杜仲种植产业
中药材种植、养殖产业是中药产业链的上游,是保障中药资源供给持续、稳定的关键。
1. 1. 1 杜仲资源分布 杜仲原为我国特有植物,目前我国杜仲种植面积仍占世界总种植面积的 99% 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杜仲适应性强,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多垂直分布在海拔200 ~1500 m地区,个别地区海拔 2500 m 附近也可生长。20 世纪50 年代,我国在贵州遵义、湖南慈利、江苏南京分别建立了万亩(1 亩≈666. 67 m 2 )杜仲专业林场。20 世纪70 年代以后,湖北,河南汝阳、灵宝,陕西略阳,江西井冈山,甘肃陇南,江苏响水等地分别建立了杜仲基地。目前,人工栽培杜仲分布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河南等 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截至2019 年,我国杜仲种植面积约600 万亩 。
1. 1. 2 杜仲种植技术 杜仲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之一。我国有悠久的杜仲栽培历史,在杜仲的栽培、繁殖、管护和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近几十年,国家主导开展了大规模的杜仲种植技术研究与开发。2013 年 1 月,原国家林业局成立杜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我国杜仲种植相关技术取得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良种培育方面,国家有组织地对杜仲天然种质资源进行了收集和分类研究,2009—2019 年,我国审定杜仲高产胶良种、雄花专用良种、叶用和国家储备林用良种达 29 个。2014 年,杜仲全基因组精细图绘制完成,这是第一个木本药用植物基因组精细图; 繁育技术方面,杜仲良种扦插取得重大突破,大树嫩枝扦插成活率由不足 5%提高到 90% 以上; 此外,杜仲组织培养技术、营造和抚育技术、经营和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采集利用技术均取得了积极进展。多种杜仲栽培模式逐步总结形成,如矮林栽培模式、头木林栽培模式、叶用林栽培模式、果园化栽培模式等 。杜仲农林技术研究成果丰硕,为我国杜仲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1. 1. 3 杜仲种植业相关政策及趋势 2011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将 “天然橡胶及杜仲种植生产”培育列入农林产业鼓励支持范围 。
“十二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立项了 20 个中药材大品种项目,杜仲被列入其中。2014 年 12 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办发 〔2014〕68 号)》中明确将杜仲列入重点支持发展的木本油料树种 。2016 年 12 月,原国家林业局发布 《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 年)》,计划到 2030 年在全国 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的 377 个县(区、市)建成 5000 万亩杜仲良种高效栽培产业基地,该规划的发布标志着我国杜仲产业进入国家整体统筹战略层面 。2017 年5 月,原国家林业局等 11 部委联合发布 《林业产业发展 “十三五”规划》,“杜仲产业发展工程”被列为全国林业产业重点建设工程 。此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将杜仲纳入储备林工程、三北工程、防沙治沙、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目录中,有关部门对杜仲基地建设给予了重点支持。
1. 2 杜仲中成药产业
中成药制造业是我国中药产业主体,中成药大品种在中药产业发展中具有全局带动作用。含杜仲中成药是杜仲产业价值链中的高价值环节,也是杜仲健康价值提升的关键。
1. 2. 1 杜仲中成药治疗领域分布 截至 2019 年12 月,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和药智网数据(下同),在目前已上市的 9985 个中成药品种中,组方含杜仲的共有 220 个,占 2. 20%,其中有 94 个品种为全国独家品种。组方含杜仲的中成药主要分布在内科、骨科、妇科、眼科、外科用药等领域,其中内科用药129 种、骨科用药21 种、妇科用药 30 种、外科用药4 种、眼科用药3 种、其他类用药33 种。
1. 2. 2 杜仲中成药剂型及给药方式 从给药方式来看,以杜仲为原料的中成药品种全部为口服剂型,没有注射剂及外用剂型。从剂型方面来看,传统剂型较多,现代剂型相对较少,丸剂、酒剂分别为88、31 种,两者合计占比超过全部杜仲中成药的50%。在现代剂型中,也多是胶囊、片剂、口服液、颗粒剂等常规剂型。可以看出,杜仲中成药存在较大的剂型创新空间。
1. 2. 3 杜仲中成药产品及企业分布 全国共有638 家医药生产企业生产含杜仲的中成药产品,分布在全国2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吉林省最多,共有125 家(图 2)。可以看到,杜仲中成药生产企业分布非常分散,不像人参产业主要集中在吉林,三七产业主要集中在云南、广西。这也使得对于杜仲原料的药用需求非常分散。杜仲后端需求难以规模化,难以有效引导前端原料供给端产业集中。
1. 2. 4 含杜仲中成药组方分析 分析含杜仲中成药的处方组成,结果显示,大复方占比较高,组方16 以上有 146 种,占比为 66. 52%,而杜仲单方或小复方制剂占比极低,组方在 6 味药以下的复方仅有 7 个品种,占比仅为 3. 18%。杜仲单方制剂仅有全杜仲胶囊 1 个品种; 杜仲平压片、杜仲平压胶囊为杜仲叶单方制剂; 杜仲颗粒为杜仲、杜仲叶组方制剂。
有 49 家企业生产的 59 个中成药名称中包含杜仲,但是多个此类产品组方中杜仲占比并不高,如杜仲药酒全方 17 味药、杜仲壮骨丸全方24 味药,这些名称多来自于传统方剂名。众多方剂和中成药以杜仲命名,也反映出杜仲在传统医药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由于单方或小复方制剂中单味药材处方占比较高,对于原料相应的药材产业拉动非常直接; 而大复方中成药,由于原料众多,单味药材占比低,对于原料药材产业的拉动效应偏弱。可以看出,杜仲单方或小复方制剂产品稀缺,使得拉动杜仲产业发展的牵引力偏弱。
1. 2. 5 政策目录准入情况 医药行业是政策密集型产业,医药产品销售与药品政策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药品是否进入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对处方药销售具有关键影响。从政策准入方面来看,有34 个含杜仲中成药品种进入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2019 版)》(表2); 6 个品种进入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 版)》,分别为定坤丸、明目上清丸(片)、肾炎康复片、滋肾育胎丸、肾炎康复片、舒筋活血片。这些产品对于杜仲的市场供应和健康价值提升有一定影响,未来,杜仲中药产业发展仍将受到这些中成药产品的影响。
1. 3 杜仲保健食品
作为食用、药用范围广泛的 “植物黄金”,杜仲树皮、叶都可以开发成为保健食品。目前,除了用于中药,杜仲产业中最成熟的当属保健食品、功能食品领域。我国保健食品生产必须取得国家许可,因此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受国家政策的影响较为明显。近年来,我国加强保健食品行业监管,出台了多项政策规范行业发展,对行业内的竞争态势及技术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保健食品是杜仲健康价值、经济价值拓展及产业链延伸的重要领域。
杜仲传统药用部位主要为其树皮。国家卫生部2002 年1 月28 日颁布的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 〔2002〕51 号)的附件 2 中,将杜仲(皮)、杜仲叶列为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2005 年,杜仲 E. ulmoides Oliv.列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 《中国药典》)2005 年版一部,正式成为中药材。
2006 年 10 月 16 日,《关于批准 γ-氨基丁酸、初乳碱性蛋白、共轭亚油酸、共轭亚油酸甘油酯、植物乳杆菌(菌株号 ST-Ⅲ)、杜仲籽油为新资源食品的公告(2009 12 号)》文件中批准杜仲籽油为新资源食品 ; 2014 年 4 月 16 日,《关于批准壳寡糖等 6 种新食品原料的公告(2014 年第 6 号)》文件中批准杜仲雄花为新食品原料 。
2018 年 4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 《关于征求将党参等 9 种物质作为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 材 物 管 理 见 的 函》 ( 国 卫 办 食 品 函〔2018〕278 号),就杜仲叶被列入 “药食同源”物质征求意见 。2020 年 1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 《关于对党参等 9 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食品函 〔2019〕311 号),对杜仲叶等 9 种物质开展 “药食同源”生产经营试点工作 。
近年来,我国杜仲天然保健品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药智网数据,截至 2020 年 9 月,我国正式获有关部门批准并取得 “卫食健字”或 “国食健字”的国产杜仲保健食品已经达 205 种,213 个产品。2004 年有27 个处方中包含杜仲的保健食品获批上市,此后多年获批数量维持较高水平; 2016—2018 年陷入低潮,3 年内仅有 6 个品种获批; 2019 年恢复到了 9 个; 2020 年(截至 9 月)已经有 9 个含杜仲的保健食品获批。
目前,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保健食品 27 个功能中,含杜仲的保健食品涉及 10 项功能。其中前 4 位依次为缓解体力疲劳/抗疲劳、辅助降血压、增加骨密度、增强免疫力,分别有63、50、43、39 个产品。可以看出,这些功能与杜仲、杜仲叶的药用功能具有高度的相关性。随着杜仲叶获批 “药食同源”物质在即,我国杜仲保健食品和相关产品将迎来发展契机。
1. 4 世界其他国家杜仲产业概况
杜仲虽然是我国特有树种,但其健康价值受到国际广泛的认可。从 20 世纪中期,世界多国学者开始关注杜仲。1948—1951 年,俄罗斯学者 Salezhinskia等通过药理实验和临床试验,证明杜仲具有双向调节血压的功能 。1955 年,在列宁格勒召开了第一次国际杜仲药理学研究学术讨论会 。Sih 等 研究发现,杜仲降低血压的有效成分是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日本学者研究了杜仲茶的变异原性抑制作用,揭示了杜仲对肿瘤预防的重要意义 。
日本对于杜仲的大量研究起源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进入 90 年代之后,研究杜仲的企业增加了数十家,相关的大学和科研机构也在进行杜仲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由于我国将杜仲纳入二级保护植物名录,禁止杜仲药材出口,日本转而应用杜仲叶 。日本政府在政策方面支持杜仲产业发展。2001 年,日本厚生劳动省正式批准杜仲叶提取液为调节血压的特定保健品,为更多杜仲产品上市奠定基础。2006 年,杜仲被收载入 《日本药局方》。日本杜仲研究会于 2006 年成立,每年都要召开年度会议交流杜仲药用和保健方面的研究进展,至今已经召开了14 次全国范围的杜仲研究学术会议,推动杜仲研究和产品开发不断深入。在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日本杜仲产品种类非常丰富,包括茶、保健品、食品、畜牧饲料添加剂等。
日本的杜仲产品市场非常活跃,杜仲茶和其他杜仲保健品覆盖全日本各商业网点。在原材料大部分依靠进口的情况下,21 世纪初日本杜仲产业规模就达到400 多亿日元,相当于乌龙茶年销售总额的30%。目前,杜仲茶和杜仲饮料在日本市场仍经久不衰。
杜仲在韩国的韩医药和韩方产业中的应用也快速发展。韩医药所用大多数药材都是从中国、东南亚等地进口,杜仲是韩医药常见的药材。2002 年,韩国取消了对杜仲、麦冬、白芷、赤芍、苍术、天麻等 9 种中药材的进口限制。韩国的杜仲产品开发在健康食品、化妆品领域较为活跃。
日本、韩国等国家常年从我国进口杜仲类原料制成各类商品。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 年中国出口杜仲 1 084. 6 t,主要为杜仲叶和提取物浸膏。
2 杜仲大品种科技竞争力分析
中成药大品种是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抓手,更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引擎。中成药产品的科技竞争力是其临床优势的重要支撑与集中反映,也是其产品未来实现市场价值的决定性因素。
以三七产业为例,在以三七为原料的多个中成药大品种的强势带动下,我国三七产业快速发展,全国三七相关产品产值超过 700 亿元 ,成为重要的中药材大品种产业。三七是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三七通舒胶囊、血塞通软胶囊等产品的唯一原料药材,也是云南白药、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滴丸、漳州片仔癀等著名中成药的重要原料。近年来,一批以三七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产品通过深度的二次开发迅速崛起,成长为市场价值、临床价值、科学价值凸显的中药大品种。随着含三七中成药市场规模的增长,直接带动作为原料的三七药材用量节节攀升,需求的规模化推动三七种植集约化,产业集约化催生了种植规范化,产业链条逐步完善。随着含三七中成药各项研究的深入,三七基础研究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其临床价值、科学价值不断提升,带动其在中医临床、保健食品、养生保健中的需求量上涨。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引擎,支撑了三七产业跨越式发展 。
通过杜仲大品种科技竞争力分析,尤其是与其他中药材大品种的对比分析,可透视杜仲中药产业科技支撑现状与趋势。
2. 1 含杜仲的入围中成药大品种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2019 版)》从临床价值、科学价值、市场价值 3 个维度,遴选出 579 个中成药大品种入围 2019 年科技竞争力评价 ,这些均为各治疗领域临床常用的优势产品,其中有 10 个产品处方组成含杜仲(表 3) 。通过分析含杜仲中成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尤其是与其他中药材大品种对比,有利于正视杜仲产业发展差距和相关问题。
含杜仲的中成药大品种数量偏少,仅占全部中药大品种的 1. 73%,低于处方中含有杜仲中成药的占比,也低于其他常用中药材占比(如人参、三七、丹参,图 6)。说明目前杜仲中成药产品的规模、体量、效益与多种常见大品种中药材差距显著。
2. 2 杜仲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情况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报告(2019 版)》从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奖励、其他单项和核减指标评价多个维度综合评价中成药大品种的科技竞争力。将纳入评估中成药产品的各项科技信息进行统计、计数,基于中成药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模型,按照相应的权重因子,计算各个品种的得分值,即为产品的 “科技因子”,该因子可较为综合地反映中成药产品在科技方面的竞争力 。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立足产品科技价值,反映产品临床价值,直接影响并决定了产品中长期的市场价值。
含杜仲的中成药大品种总科技因子为139,远低于其他大品种中药材; 平均科技因子为 13. 9,同样显著低于大多数大品种中药材。含杜仲相关中成药产品的科技竞争力亟待提升。
2. 3 杜仲中成药大品种对杜仲产业的贡献
随着处方量的增大,单味药材对于中成药整体的影响占比下降。在处方中用量的大小同样决定了药材原料对于中成药整体的影响程度。因此,根据处方药味和杜仲在处方中的排序,综合计算产品对杜仲产业的权重,进而得出每个产品对杜仲产业影响的科技因子,简称 “杜仲因子”,体现中成药产品对于杜仲产业的科技贡献水平。中成药大品种对杜仲产业科技贡献情况见表 4。可以看到,一批重点杜仲中成药产品通过大品种培育策略的实施,进一步探究药物的作用特点与机制,明晰药物的临床优势、临床定位,通过产品的二次开发,不仅提升了这些产品的临床价值与科学价值,也带动了杜仲健康价值与产业价值的拓展,成为杜仲中药产业链发展的关键引擎。
3 杜仲产业专利分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造健康可持续的科技创新链条离不开专利保护。专利统计分析可以从宏观上显示出专利技术在时间上的活跃度情况,微观上则可以显示出技术发展动向、企业专利布局动向和区域专利发展动向 。基于北京领知数据服务中心数据(截至2019 年6 月),对杜仲相关专利进行分析。
3. 1 杜仲专利申请情况
从全球杜仲产业的分布来看,我国杜仲资源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截至 2019 年 6 月底,杜仲相关中国专利申请共 18 291 件,占全球杜仲产业专利申请的 87. 3%,位列全球第一位。世界其他国家中,韩国(908 件)和日本(851 件)分列第二、三位。韩国、日本、美国杜仲产业专利申请趋势。
3. 2 我国杜仲产业专利申请趋势
目前,杜仲在我国进入了全面开发阶段。一方面,国家增加了在资金、技术、人才方面的扶持力度,使杜仲的科研和产品开发创新步伐加快; 另一方面,杜仲的开发逐渐从传统的作坊式和小农经济模式向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转变,综合利用和经营开发水平提高。近年来,中国杜仲相关专利申请持续活跃,专利申请数量显著增加(图 8)。截至 2019 年底,杜仲相关中国专利申请 18 825 件,2011 年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5 年达到峰值(2766 件),2000—2015 年的复合增长率为 22. 5%,超过全球杜仲相关专利复合增长率(17. 8%)及中国全部专利复合增长率(20. 1%)。杜仲相关中国专利申请中,发明专利占 98. 5%,说明杜仲产业专利申请质量相对较高。杜仲相关中国授权专利共 4826 件,占中国杜仲产业专利申请的 25. 6%。
3. 3 我国杜仲专利应用领域分析
通过分析专利申请的细分用途,可以看出杜仲相关产品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关注趋势。从杜仲专利分布产业领域来看,杜仲相关专利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医药领域(图 10),杜仲中医药专利申请达到14 557 件,占全部中国杜仲相关专利申请的近80%。中医药领域是杜仲的传统应用领域,表明目前杜仲产业技术关注度最高的依然在中医药领域。
从发展趋势来看,在传统中药领域中,中药工艺(17. 9%)和中药剂型(11. 0%)增速较快,中药配方组合( -4. 2%)为负增长。
近年来,我国注重杜仲功能效用的全面开发,杜仲产品体系持续丰富,杜仲相关日化产品、茶、饮料等领域专利申请持续增长。2013—2017 年,在新增领域中,化妆品(45. 3%)、杜仲茶(16. 7%)、动物饲料(16. 0%)是专利申请复合增长率排名前 3位的细分领域。
按治疗领域看,中医药领域内的杜仲相关发明专利数量排名靠前的用途主要分布在治疗骨骼疾病(4060 件)、止痛抗风湿(3687 件)、治疗消化系统疾病(2426 件)、治疗心血管疾病(2030 件)、治疗性疾病(1957 件)等(图 12)。可以看出,随着对杜仲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杜仲临床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对杜仲作用认识的逐渐加深,杜仲应用的关注重点已经从传统的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消化等领域,逐渐拓展至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领域。近年来,杜仲的临床治疗领域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在神经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皮肤疾病等领域都有一定应用。
3. 4 我国杜仲有效专利情况
我国杜仲相关专利中有效专利共 1751 件,占中国杜仲相关专利总量的9. 6%,低于中国中药产业有效专利占比 (17. 2%) 和中国全部有效专利占比(37. 6%),原因在于 50%以上的杜仲相关专利来自个人申请人,个人申请人的有效专利占比仅为7. 2%,使得杜仲产业的有效专利占比偏低。
3. 5 杜仲专利资产分布
全球杜仲产业有效专利共 2276 件,占全球杜仲相关专利申请总量的 10. 9%,包括有效发明 2052 件,占全球杜仲相关有效专利的 90. 1%。全球杜仲产业专利资产重点分布在中国、韩国、日本。
中国是杜仲种植大国,也是杜仲开发利用大国,我国杜仲产业相关有效专利重点分布在山东、河南、长三角、广东等地区,排名靠前的是青岛(80 件)、济南(72 件)、北京(64 件)等。
可以看出,我国杜仲专利资产仅在山东省呈轻微聚集态势,其他地区分布较为分散。我国山东省和日本、韩国地理距离较近,经贸往来频繁,也是我国杜仲叶及杜仲提取物出口日韩的主要通道。日本是杜仲开发利用较为充分的国家,韩国在天然植物保健品、化妆品开发方面研究较深入,近年来对杜仲关注度较高。受日本、韩国对杜仲开发的影响,我国山东省关注杜仲研究、从事杜仲产品开发的企事业单位较为集中。
3. 6 杜仲全球专利市场布局
杜仲产业全球专利主要来源于中国、韩国、日本和美国,全球主要目标市场也同样是这 4 国。各国主要在本国布局专利,跨国布局的数量极少。说明目前杜仲虽然已经获得日本、韩国等国家产业界的关注,杜仲资源开发与应用已经国际化,但各国之间杜仲产业的跨国合作、联系仍几乎是空白。而对于产业发展而言,扩大本领域内产品、技术的交流,互通有无,有利于产业发展思路拓展,扩大产品市场规模。未来,杜仲产业的国际合作交流、产品开发具有广阔前景。
3. 7 杜仲产业竞合网络态势分析
通过构建杜仲产业主要公司的技术合作、技术转移、高管流动、投资、并购等竞争、合作关系网络,将专利数据映射到产业发展中,进而深入分析杜仲产业的发展趋势 。
杜仲产业的竞争合作关系整体上呈现散在的、点线状对应,未形成网状结构。这也反映出杜仲产业缺少深层次的大协作。世界杜仲资源总量的 99%以上在中国,我国杜仲产业已经形成了杜仲叶、杜仲皮的药用成分提取,杜仲胶的生产,杜仲保健食品、食品、饮料等全面开发的局面。杜仲产业的参与者既包括制药公司,如江西普正制药有限公司、广西梧州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等,也包括研究机构,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泡桐研究开发中心、天津中医药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研究机构之间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移等方式合作开发产品,应用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等,但实现规模化经济效应的企业较少。
日本典型的企业包括日立造船、小林制药等,通过与大阪大学、可乐丽及山中产业等的技术合作,开发杜仲茶、杜仲饮料等。韩国的杜仲健康产业的参与方包括化妆品公司、食品公司,包括 Kobas 公司、Univera 公司等,通过与韩国东亚大学、韩国嘉泉大学、浦项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发含杜仲成分的化妆品、减肥产品等。
4 杜仲相关科技文献分析
产业发展与科技文献资源有密切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过杜仲相关科技文献分析,透视分析杜仲热点领域分布、研究机构分布、研究前沿趋势。
4. 1 杜仲中文科技期刊文献分析
4. 1. 1 杜仲全领域文献分析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来源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19 年 11 月 22 日,以 “杜仲”为主题进行检索,共检索到中文期刊论文共 5622 篇。其中,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ISTIC)、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收录为核心期刊论文为筛选依据,共检索到核心期刊论文1834 篇。
按照中图分类法的大类进行文献统计分析显示,杜仲主题在医药卫生领域发文数量最多,全部发文共计2356 ,占比约为 40%,核心期刊发文量共计722 篇,占比约为 40%; 第二位为农业科学领域,全部发文共计 2023 篇,占比约为 34%,核心期刊发文量共计 702 篇,占比约为 38%; 后续依次为工业技术、经济与管理、基础生物学。
4. 1. 2 杜仲医药领域研究文献分析 1951 年至今,杜仲主题发文在 1993 年之前趋于平稳,随后发文量逐年增多,2016 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数量最多,为56 篇。
对医药领域 2015—2019 年杜仲相关研究核心期刊论文按关键词聚类,展示了我国杜仲研究的热点。显示我国杜仲相关研究整体缺少核心典型中成药产品凝聚,研究热点较为分散; 研究领域偏重于化学成分与作用机制研究,临床研究及疗效验证少; 研究方法学内容多,应用成效及产品主题词少; 化学成分的关注热点多集中在绿原酸、京尼平苷酸、桃叶珊瑚苷等非特异性化学成分,杜仲特异的差异成分关注相对较少。
5 杜仲中药产业优势、劣势、机会、威胁(SWOT)分析
通过总结杜仲产业发展现状,在杜仲相关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专利信息、科技文献等信息分的基础上,采用 SWOT 分析法,综合分析我国杜仲中药产业发展态势。SWOT 分析,即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将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各种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的机会、威胁等因素通过调查列举出来,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然后用系统分析的思想,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加以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相应的结论,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计划及对策等。
5. 1 杜仲中药产业发展的内部优势
5. 1. 1 健康价值独特 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神农本草经》将杜仲列为上品。杜仲 “久服,轻身耐老”。现代科学证实,杜仲治疗高血压、骨质疏松、风湿痹痛及神经类、男科、妇科等疾病均有独特疗效,且安全性较高,适合长期服用,健康价值独特 。
5. 1. 2 文化价值高 杜仲有超过 2000 年的药用历史,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传统底蕴深厚; 作为保健食疗、养生佳品等应用形式多元,广受认可。
5. 1. 3 产业综合开发潜力巨大 杜仲全身都是宝,除了独特的健康价值,杜仲也在橡胶、日化、食品、饲料等领域广泛应用。杜仲适合全产业链体系化开发,是自然资源综合开发的典范,产业综合价值潜力大。
5. 1. 4 战略价值独特 一方面,杜仲树是我国特有树种,全球几乎 99% 的资源分布在我国; 另一方面,杜仲树在我国又广泛分布于 27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杜仲是我国独特的可再生自然资源,具有独特的战略意义。杜仲产业是可在我国很多贫困山区发展的绿色产业,做强做大杜仲产业对于中药材扶贫攻坚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1. 5 国际认可度高,具备产业国际化前景 杜仲是被许多国家认可的中药材品种。虽然杜仲资源基本都分布在我国,但杜仲的国际认知度和认可度较高,日本等多个国家积极开展杜仲研究。产业方面,日本、韩国等国家对杜仲相关产品的开发在某些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基于杜仲价值广泛的世界性认可,打造高品质、高价值杜仲产品,我国杜仲产业具备相对良好的国际化前景。
5. 2 杜仲中药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5. 2. 1 杜仲健康价值研究基础仍较薄弱 科技文献分析显示,当前我国杜仲中药研究组织化程度较低,杜仲健康价值提升仍面临一系列问题。杜仲在传统中医药中应用广泛,涉及领域较多,覆盖潜在人群较广,由此也带来了临床价值点不突出的问题,尤其临床应用特色领域的凸显不够,导致未能在某些关键治疗领域形成高水平的临床证据支撑。杜仲效应机制关联阐释尚不足,其健康价值的证据体系化程度和力度均亟待提升。杜仲相关系列重大科学问题、技术问题、临床问题的进一步突破有利于显著提升其健康价值,进而提升其产业价值。
5. 2. 2 杜仲缺少高活性成分或高效应部位 杜仲药效活性较为广泛,但截至目前,尚未在杜仲中发现高活性成分或高效应部位。基于传统的发现成分-验证药效的天然药物研究开发模式,由于杜仲缺少高活性成分或高效应部位,制约了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制约了相关高价值药物的开发。未来杜仲高价值药物的研究开发需要全新的思路和突破性的策略。
5. 2. 3 缺少重磅大产品与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 目前,以杜仲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产品年销售额不到10 亿元,不及 “超级重磅炸弹”的血栓通注射液、注射用丹参酚酸等单个产品体量,与三七、银杏叶等较为成熟的产业规模还存在数量级的差距。中成药大品种的临床价值、市场价值头部牵引效应对于产业发展至关重要。中药材大品种科技竞争力对比分析显示,杜仲中成药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与三七、人参、丹参、银杏叶等中药材大品种差距显著。杜仲相关知识产权分析显示,目前从事杜仲中药产品生产、研发、销售的多为中小型企业,即使以杜仲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企业,也缺少大型企业集团和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大型企业的规划运营、资源调配、产品支持、政策突破的能力较强,这些能力对一个产业的突破式发展非常重要。
缺少核心重磅大产品与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是当前杜仲中药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培育杜仲中成药重磅产品,强化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成为杜仲中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
5. 2. 4 杜仲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杜仲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种植、采收、加工规范化水平仍然不高。近年来,杜仲种植呈现农场化、合作社发展,部分中药工业企业开始建设杜仲原料基地,现代农业企业发展,但仍以分散生产交易为主; 按 《中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要求实施规范化种植生产的杜仲基地比例偏低; 科技水平还很落后,良种推广率不足 10%。
杜仲生产企业组织化程度低。杜仲产地初加工水平落后,加工企业大多仍处于初级加工阶段,规模普遍偏小,整体实力偏弱; 仓储物流等配套基础设施较匮乏,产品质量难追溯; 研发能力不强,产品较单一,品牌知名度不高,缺少沟通和协作。
5. 2. 5 杜仲产业标准化程度低 标准化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截至目前,满足作为药用、兽药用、食品用、饲料用原料等大量不同需求的仲相关产品标准、流程标准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杜仲、杜仲叶、杜仲精油、杜仲雄花蕊等提取物标准缺失。标准的缺失使杜仲中药产业基本呈现自发式发展的状态,产业化程度尚较低。
5. 3 杜仲中药产业的发展机会
5. 3. 1 杜仲产业引起高度关注 近年来,杜仲产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家有关部委的普遍重视,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空前关注。《全国杜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30 年)》的正式发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杜仲产业发展进入国家层级的战略规划。2019 年3 月,中国中药协会成立杜仲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杜仲专委会”),这是我国中药领域第一个国家层级木本药材产业组织,连续 2 年组织中国杜仲中药创新发展论坛,杜仲中药产业逐渐引起各方关注。随着人们对于杜仲认识的加深、系列杜仲产业技术的突破和产业价值的拓展,未来杜仲产业的关注度会进一步提升。
5. 3. 2 杜仲产业多重潜在社会效益逐步显现 发展杜仲产业具有良好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杜仲基地建设可有效盘活贫困地区山地资源,进一步巩固林改、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成果,有力改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同时,带动产区大量杜仲加工企业对加快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和社会稳定有很好推动作用。当前,我国扶贫及乡村振兴事业进入新阶段,减贫战略将由集中性减贫治理向常规性减贫治理转型,由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转变,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成为 “十四五”期间脱贫工作要点。杜仲产业兼具产业扶贫、乡村振兴与一二三产业融合重社会价值,综合效益逐步显现。
5. 3. 3 杜仲中药新产品开发或迎来新契机 杜仲在中医药传统中应用广泛,杜仲文化在民间底蕴深厚。杜仲中药大品种科技竞争力分析显示,目前以杜仲为主要原料的重磅产品仍然稀缺,存在着巨大的市场落差。传统围绕物质基础的中药新药研发模式下,由于杜仲缺少高活性成分和部位,高价值药物开发陷入困境。按照当前中医药 “传承发展,守正创新”的原则,近年来我国中药监管和药品注册理念不断调整完善。2020 年 9 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发布了 《中药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 ,淡化了对中药新药物质基础的要求,更加强调以临床价值为中心,未来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中药研发、审评新理念呼之欲出。基于杜仲深厚的传统底蕴、广受认可的健康价值、在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独特地位、人用经验丰富的优势,开发更好地满足当代人健康需求的新一代杜仲中药产品或迎来新的历史契机。
5. 3. 4 杜仲叶获批 “药食同源”试点,杜仲保健食品迎来新机遇 杜仲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保健食品中的独特地位。我国杜仲传统以皮入药,杜仲叶在我国有长期的药食兼用传统,目前在日韩等国也是以杜仲茶等为主要应用形式。然而自 《中国药典》2005 年版收录杜仲叶之后,杜仲叶成为药品。根据我国 《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 “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杜仲叶不能作为食品使用,致使杜仲叶资源浪费,杜仲产业发展举步维艰 。2020 年 1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 《关于对党参等 9 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对杜仲叶等 9 种物质开展药食两用生产经营试点工作 。
杜仲叶纳入 “药食同源”管理后,有利于使其保健作用惠及更多民众,以杜仲叶为原料的食品可以更便捷地进入超市,饭店,养老、养生会所及旅游市场,开辟杜仲提取物食品市场,助力我国杜仲健康产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5. 4 潜在威胁或风险
5. 4. 1 竞争格局分散,个体或局部风险可能演化为总体风险 由于杜仲产业竞争格局分散,市场主体普遍规模小、数量多,容易导致个体或局部风险化为总体风险。如个别企业对杜仲产品的虚假、夸大宣传可能引发社会舆论,导致整个杜仲产品线乃至整个杜仲产业受到影响。如前几年的玛咖产业、冬虫夏草产业,因为部分企业的恶性营销或不当宣传,导致整个产业受到影响。
5. 4. 2 产业发展与技术支撑不匹配,导致药用价值下降 由于杜仲在产业扶贫、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独特地位,各级、各地方政府纷纷加大对杜仲种植项目的支持,其种植规模快速扩大。与此同时,杜仲种植技术、良种资源、采收加工等技术支撑条件难以快速提升,技术供给相对不足,再加上杜仲相关标准的缺失,可能导致杜仲种质退化、采收加工粗糙,进而使得其药用价值下降,成为影响杜仲长期价值的巨大风险。
5. 4. 3 低品质杜仲大量进入药用领域,影响市场价格和品质 对于胶用杜仲而言,当务之急是需要快速拉低杜仲原料价格和突破橡胶提取加工技术,才能使得杜仲胶商用成本进入合理区间。为拉低杜仲原料价格,需要尽可能地扩大杜仲种植规模。而在胶用杜仲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之前,杜仲的价值主要需要通过中医药健康领域的应用体现。而作为药用的杜仲,对基原、种植采收、加工、炮制往往都有较高的要求。然而,目前胶用杜仲和药用杜仲并无差异化的标准予以区别。随着胶用杜仲的种植规模扩大,一部分胶用杜仲的副产品很可能进入药用领域,影响药用杜仲的价格和品质。
6 杜仲中药产业发展策略与建议
通过杜仲中药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可以直观看出,杜仲健康价值独特、文化价值高、产业综合开发潜力巨大,具有独特的战略价值,具备潜在国际化前景,杜仲中药产业优势突出。但与此同时,杜仲药用价值的研究基础仍较薄弱,杜仲中缺少明确的高活性、高含量的成分和部位; 杜仲产业结构分散、产业组织化低,缺少重磅大产品和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 系列产品标准和流程规范缺失,产业标准化程度较低。面向未来,杜仲产业已经引起各方高度关注。杜仲综合开发在产业扶贫和一二三产业融合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我国药品审评理念和政策的变化为杜仲中药新产品开发带来新的契机; 杜仲叶获批 “药食同源”试点,使得杜仲保健食品迎来新机遇。与此同时,杜仲产业也面临潜在的风险或挑战。基于上述分析,探讨杜仲中药产业发展的思路、策略及政策建议。
6. 1 总体发展思路
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提质增效,提高杜仲产品科技含量,推动杜仲研究走向整体、系统、深入,夯实科学基础,持续提升杜仲的健康价值。
大力开发杜仲新产品,充分发挥大健康理念的渗透、吸附作用,加大产品研发广度、深度,扩大杜仲健康产品市场规模。
全力开拓市场发展空间,改善杜仲健康产业集中度与组织形式,加大杜仲相关资源整合的力度,加大品牌、龙头骨干企业培育,提高聚集发展能力,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旗舰企业和骨干企业,实现杜仲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强化杜仲健康产业战略研究,做好顶层设计、明晰行业发展思路,提升杜仲健康产业地位。以更加开放的眼光跨界融合,探讨杜仲产业综合开发利用的创新模式,充分挖掘杜仲资源价值,以杜仲为典范,探索创新我国自然资源产业综合开发新模式。
6. 2 杜仲中药产业发展策略
6. 2. 1 提升发展杜仲种植产业,保障源头优质供给 加强种植基地建设,促进杜仲规范化、规模化种植。通过规划引导、标准建设、规模发展,推进杜仲种植基地建设,以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杜仲标准化种植技术水平,促进杜仲种植业健康发展。按照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推动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发展,促进建立 “协会 + 企业 + 专业合作社 + 农户”四位一体的中药材农业经营体系,提高杜仲药材生产组织化水平,实现杜仲药材从分散生产向组织化生产转变。
6. 2. 2 培育杜仲中成药大品种,促进龙头带动 推动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培育杜仲大品种成就大企业,通过杜仲大企业集群发展成就大产业。以培育、壮大杜仲产业为目标,立足于杜仲优势龙头企业,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创新品种、做大品种、标准引领、品牌塑造为抓手,延伸杜仲产业链,全面提升杜仲资源价值,培育系列杜仲中成药大品种。
鼓励杜仲系列新产品开发。研究发掘杜仲系列产品新临床定位或适应证,突破杜仲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与纯化技术,拓展杜仲产品新制剂,鼓励开发杜仲创新及改良型新产品,优化杜仲中成药产品结构。
优选以杜仲为原料,具备大品种培育潜质的中成药品种,以原料中杜仲占比高,尤其是处方科学合理、工艺质量有保障、临床定位清晰、安全有效、已经纳入 《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或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独家产品或准独家品种,作为大品种培育的重点 “种子选手”。从生产工艺改进、质量控制提升、复方组分配伍研究、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药物经济学评价等方面开展体系化的大品种培育。通过疗效、质量、机制、理论 4 个方面提升杜仲中成药产品临床价值、科学价值、市场价值。具体而言,加强临床研究,以 “中医理论-临床实践-基础研究”三维整合技术优化产品临床定位,通过精确化用药水平的提升,逐步提高产品临床疗效; 进而开展临床循证研究,完善产品临床证据体系,使得疗效得到临床广泛认可; 通过工艺研究,提高杜仲产品质量标准,结合杜仲种植、采收、加工、炮制、生产过程溯源体系建设,构建全程质量控制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水平,提升并稳定杜仲中成药产品的品质; 通过作用机制、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提升产品科学价值; 构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技术壁垒,打造强大的产品竞争力,培育杜仲中成药的优势大品种。
6. 2. 3 以标准化、国际化、品牌化推动杜仲中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大趋势下,杜仲大健康产品的全产业链需要与国际接轨,在技术标准、管理制度、市场规范等诸多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推动杜仲、杜仲叶标准提取物的应用,让杜仲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外资、外力加快杜仲产业发展,构建内外联动、互为支撑的杜仲产业开放合作新格局。
加大杜仲标准研究、制订、推广力度,制订满足作为药用、兽药用、食品用、饲料用原料等大量不同需求的杜仲相关产品标准、流程标准; 逐步制订杜仲、杜仲叶、杜仲精油、杜仲雄花蕊等提取物标准; 探索制订杜仲、杜仲叶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构建杜仲全产业链,突出抓好优质质量标准建立和推广。
利用标准策略树立 “杜仲”品牌。充分利用杜仲地理标志产品的优势,进一步强化杜仲由种苗到药材全环节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杜仲种子种苗标准,加强对杜仲药材种植的科学引导; 制定杜仲药材栽培、采收和储藏技术标准,推进杜仲生产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和推广应用。
6. 2. 4 整合技术平台,强化杜仲研究组织化与系统性,深入阐释杜仲健康价值科学内涵 中药材大品种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阐释效应价值的支撑。人参、三七分别是我国补气和活血的代表性药材,带动人参、三七产业发展,成为典型的中药材大品种。围绕杜仲产业链凝练创新链,同样应体现从基研究到科技攻关再到产品开发的思路。通过一批杜仲专题项目,集聚杜仲发展优势,研究清楚几个科学问题,攻破几个难点技术,进一步做大杜仲相关中药品种,开发出几个在市场占有绝对优势的大产品。通过系列深入研究,阐释杜仲补肾功效的科学内涵,力争将杜仲打造为我国补肾代表性药材,夯实杜仲产业发展基础。以大项目打造大品种,以大品种催生大企业,以大企业支撑大产业,以大产业推动大发展。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杜仲产业创新研发体系。发挥杜仲产业有关企业、科研院校和创新平台作用,引导其加大科研投入和应用新兴技术,积极开展杜仲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产业支撑技术研发,增强杜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强协同创新,开展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的研、集成和示范。
整合杜仲科技创新资源,推进杜仲种质资源分离、鉴定,建立杜仲资源数据库、植物组学基因库;深入开展杜仲生长发育特性、药效成分形成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联性研究,阐明杜仲道地性成因,完善杜仲基础理论。
要使区域经济或产业领域快速发展,重点项目是扩大有效投入的直接抓手。做好项目谋划工作,是转变发展方式、带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持续实施大项目拉动,积极对接国家有关部委各大科技、产业支持专项,谋划杜仲产业系列项目。
加强药性、功效等中医原创理论研究,大力加强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以新的科学视角,努力在新的科学层面上阐述杜仲对人体、疾病、证候作用机制,力求解决杜仲功效 “是什么”的问题。深入开展中药复杂作用机制的现代研究,大力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探索新的研究模式和方法学体系,科学阐述中药发挥疗效的内在原理,系统回答杜仲疗效作用 “为什么”的问题。利用前沿技术与创新方法,促进杜仲核心功效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带动创新产品研发,带动相关产业的跨越发展。
如杜仲临床常用于骨质疏松、高血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及男性性功能低下的治疗,这些现代医学看似完全不相干的领域,却存在内在关联。如现代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在正常人群中,高血压病和骨质疏松呈强正相关,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如高龄、血脂异常、饮酒、糖尿病等都与骨密度下降有关,认为高血压可能是引起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 。中医采用杜仲 1 味药物解决复杂的健康问题,然而这些问题并非是孤立的,而是在人体内彼此关联存在。现代医学采用各自孤立的治疗方式,骨质疏松在骨科治疗,高血压在心内科治疗,不仅治疗割裂,患者综合获益不高,而且疾病间的深层内在关联也未能深入揭示。采用 “物质基础-网络靶标-效应”关联的整合分析及药效多指标整合评价 ,深入阐释杜仲 “补肝肾、强健骨”功效在心血管、骨科、妇科、男科多系统发挥作用的内在作用机制,提升杜仲科学价值,更有可能突破现有认知框架,促进相关中医理论创新发展。
通过提升杜仲核心产品临床价值、科学价值,巩固和提升杜仲市场地位,进而带动杜仲中药及大健康产业整体价值提升。
6. 2. 5 实施品牌战略,加大杜仲宣传力度 统筹推进杜仲公益宣传片拍摄和公益宣传资料发布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和舆论手段,定期组织开展有利于杜仲品牌宣传展示和拓展经营的展销会、博览会、洽谈会等经贸活动,树立杜仲在大健康领域的地位和形象,扩大杜仲市场品牌影响力。
打造涵盖杜仲全系列产品品牌体系。充分发挥地理标志杜仲产品标识的优势,巩固杜仲药品已有品牌优势,培育杜仲饮片、杜仲健康产品等新兴品牌,构建名医、名药、名方、名企、名店为支撑的品牌体系,全面提升杜仲系列产品的总体形象。落 “一带一路”倡议,打造重点面向东亚、东南亚地区的 “杜仲国际论坛”。
6. 2. 6 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杜仲中药产业的组织保 杜仲产业既存在发展契机,同样面临一系列问题,破局需要系统谋划、统筹协调,强化杜仲中药产业的组织保障。为了解决当前杜仲中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组织性不足问题,2019 年 3 月,中国中药协会杜仲专委会应运而生。杜仲专委会致力于通过凝聚中国杜仲产业的核心科学家、领军企业共同发力,带动杜仲产业高质量发展并走向国际。杜仲专委会通过搭建专业平台,让各方面的资源能够对接,各界的信息和意见汇聚碰撞,协调、整合杜仲中药产业总体性、全局性工作,从而提升杜仲的临床价值、科学价值、健康价值、市场价值,推动杜仲大品种、大产业发展。
障
成立一年多以来,杜仲专委会在组织建设、研发推广、产业发展、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成效,聚集了相关领域的专家队伍和企业。为了引领杜仲行业高质量发展,杜仲专委会组织编写 《杜仲中药产业战略发展研究报告》; 启动我国第一部大型杜仲健康研究专著 《杜仲研究》出版工作; 挂牌成立了杜仲标准与知识产权中心; 发布杜仲宣传片,举办全国杜仲摄影大赛,打造建构杜仲专委会官方微博、网站平台,作为杜仲品牌展示平台; 与中国中药协会合作开展杜仲高级研修班培训,对杜仲中药炮制研究与应用、杜仲综合利用与开发、杜仲保健食品开发、杜仲国际标准制定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培训;组织业界同仁赴日本学习,参加日本杜仲研究会第14 届年会,加强杜仲产业国际交流。未来,杜仲专委会还将持续深化加强各项杜仲产业产学研活动,打造杜仲数字科技文化馆,探索杜仲交易平台,加强杜仲相关标准及标准化工作。
6. 3 杜仲中药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6. 3. 1 做好杜仲叶 “药食同源”试点工作,推动合理应用获批 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同市场监管局(厅、委)提出具体的试点方案,试点方案应当包括拟开展试点的食药物质种类、风险监测计划和配套监管措施等,报请省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核定。根据各地试点实施情况,有关部门研究论证将上述物质纳入 《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管理的可行性。
杜仲叶的深度开发利用涉及多个领域,亟须做好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也要严格把好安全、质量关,标准先行,跟踪和研究市场发展态势,引导杜仲食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做好杜仲叶 “药食同源”试点工作,推动杜仲叶合理应用,确保杜仲叶 “药食同源”获批。
6. 3. 2 去除限制性壁垒,扩大杜仲出口 杜仲仅在我国分布,传统上杜仲以皮入药,难以栽培,杜仲采收过程剥皮后易导致杜仲树死亡,导致杜仲资源面临严重威胁。1987 年 10 月,国务院发布 《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对药用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管理; 1992 年,杜仲作为稀有植物被收录于《中国植物红皮书———稀有濒危植物》; 1999 年,杜仲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名录。根据有关规定,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分为 3 级,其中二级保护植物指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以下简称 “二类保护植物”)。杜仲列为二类保护植物,事实上关闭了杜仲作为药材出口的大门,有利于杜仲资源保护。近几十年来,我国杜仲的种植、采收技术取得了系列突破,杜仲良种广泛推广,杜仲树皮环剥术等保障了杜仲资源可持续发展。目前,杜仲在我国很多地区实现了大面积种植,2019 年全国杜仲种植面积约 600 万亩。杜仲资源已经不再稀有濒危,将其作为保护植物已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同时,随着我国杜仲种植规模的急剧扩大,产能增加,扩大杜仲药材出口、拓展杜仲应用成为杜仲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建议应适时修订有关文件,将杜仲从二类保护植物名录移除,取消杜仲出口限制,并加强政策引导,从多方面积极扩大杜仲药材、饮片、提取物、健康产品出口。
杜仲健康价值独特、文化价值高、产业综合开发潜力巨大,具有独特的战略价值和潜在国际化前景,但目前我国杜仲中药产业仍呈自发式发展,杜仲产业规模和综合效益相对于杜仲在传统中医药的地位和当代健康价值存在明显的落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医药产业健康价值回归、民族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提升、人口老龄化叠加疾病谱慢病化带来老年人多系统慢病叠加杂健康问题及杜仲多系统综合获益的临床证据积累和多维健康效应科学阐释,传统的 “仙药”杜仲必将焕发新的活力。杜仲中药产业发展具有极其光明的前景。
杜仲的传统健康价值亟待新时代更有力的科学诠释与证据支持。杜仲对人体多个系统综合效应较明确,但其中尚未发现活性突出的成分或部位,其所蕴含着关键的科学问题仍有待破解。随着我国医药行业价值回归,药品、保健食品理念的变化,杜仲产品开发或将迎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由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分散,杜仲产业也面临潜在的风险。面向未来,医药健康界对杜仲的关注亟待加强。做好杜仲产业发展的顶层规划,做大杜仲企业和产品,做精杜仲品牌和标准,做深入杜仲研究工作,强化产业组织保障,将杜仲打造成为我国 “补肾”代表性中药材大品种将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健康需求,推动杜仲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吉山花瑶三农
本文为意之联药材种苗网(www.yl10018.com)转载文章,若文章作者或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认为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致电:0558-5119971。